旁边七八岁的小姑娘问:
“大婶,你是哪位大人府上送来的,怎么比我还不如。”
她长得珠圆玉润,说话却不太客气。
我听不懂她说的。
只回:“我只是进学晚,未必不如你。”
她冷哼一声,转头与旁人玩闹。
课间我见她时不时挠身上,蹙眉难受。
午间我约她去玄贞观。
她面上不屑,可眼底掩不住好奇。
西跨院里,我将一里衣递给她。
“你肌肤娇嫩,贴身小衣要绵软些才舒服。”
这衣服本来是为璋儿做的,如今改小些也合身。
她茫然眨眼:“我不会穿。”
她手臂抓出的红痕有些触目惊心。
我叹了口气,帮人帮到底。
她一身绫罗锦缎,连里衣都有金线银丝描边。
想来应是富贵人家,怎么家中人竟如此粗心。
换好衣服,她身上果然舒服了些。
脸上桀骜:“回头我让人赏你。”
一看就是被娇养大的小姑娘。
后来和她相处久了,我知道了更多事。
这家书院是宜荷公主开的。
让女子读书是公主参政后第一项举措。
之所以来的人少,是朝中有人打压。
而来的这些人,都是京中大人们站队的举动。
像小姑娘林音,她爹是宁远伯。
如我这样单纯来求学的女子,寥寥无几。
我由衷钦佩宜荷公主,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灵云真人见我学习刻苦,免了我在厨房的活。
我银子不多,但白住欠人情实在说不过去。
便时常做些糕点与众人。
读书习字后,想着找个活计。
当初找人代写的和离书,花了三个铜板,那字其实也一般。
那我要价一个铜板,应该,也可以吧?
5
为买纸,我进了趟城。
特意绕开晏家书局,却还是见到了晏安。
我纠结买半刀还是一刀纸的时候。
晏安扔了银子:“这纸,我都要。”
那老板与他是熟人。
有外人在,他向来是温和儒雅的模样。
现在却一脸阴沉。
老板机灵走开。
晏安声音低哑:“桐花都开了,我想吃桐花饺子。璋儿也想吃。”
从前晏家落魄时,我最期待的就是春天。
因为不用买菜,院里的桐花,能包好多顿饺子。
我温和道:“桐花洗净再焯水,沥干水分后切碎,加些许盐,馅调好后包饺子。”
晏安:“我不会。”
我:“隔壁张二娘饺子包的好,你可以去请教她。”
晏安固执重复:“阿蒲,我不会。”
我平静看着他。
“不会可以学,或是请个婆子来做。”
“晏安,我们已经和离了。”
他沉默半晌:
“玉璋说,只有你做的饭才好吃,请的婆子贪油水,他在学堂总会饿。”
我每天中午都会给晏玉璋送饭,下午怕他饿还会送些糕点。
他的同窗感叹:“玉璋,你家下人做的糕真好吃。”
玉璋:“是吗,我觉得一般。”
我在晏家,从来都是围着灶台生活。
没有听到过一句称赞。
而今和离,才从他们父子口中听到一句好吃。
我轻声开口:“他正是长个头的年纪,你多关心他吧。”
“下次偶遇,就不必再打招呼。”
我出门,去另一家店买纸。
6
我睡前想着明日摆摊的事。
梦里却出现晏安的脸。
那是二十岁的晏安,家道中落,被心上人退婚,缠绵病榻。
我继母说:“我们丫头人虽木讷,手脚却勤快。”
我穿着短一截的衣裳站在晏安榻前。
他问:“你叫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