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竹丝照山河

3

竹丝照山河 用户32791604 1206 2025-03-12 10:01

  

:"明日巳时前,我要看到张若虚的诗化在这竹丝里。"

回程路上,阿芷抱着换来的米袋蹦跳如雀。经过渡口时,林砚特意买了包松子糖,却见妹妹把糖块全塞进破荷包:"留给娘配药喝。"

斜刺里突然伸来根竹杖。独眼乞丐蜷在龙王庙石阶下,面前陶碗里躺着半块硬馍。林砚驻足细看,那乞丐裹脚的麻布上沾着靛青染料——这是漕帮货船押运员的标记。

"老丈可识得水路纹?"林砚将米袋里漏出的三粒粳米摆成北斗状。

乞丐独眼精光乍现,竹杖在地上划出蜿蜒曲线:"淮安到临清,七十二道闸。"杖头忽然点在林砚足尖,"后生仔的竹器,过不了扬州渡。"

这话让林砚想起前世漕帮扣押货船的旧事。他解下腰间新编的竹丝络子,正是按父亲手札所载的"九曲锁"编法:"若是这样的水路纹呢?"

乞丐手指灵巧地穿过竹络,原本散乱的竹丝突然结成漕船模样的结饰。当他扯动某根竹篾时,船帆竟能随风向转动。老人喉间发出破风箱般的笑声,将络子揣进怀里,甩手抛来个油纸包。

纸包里是半块霉变的云片糕,阿芷正要丢弃,林砚却捏起粘在糕体上的残页——竟是半张盖着漕帮令印的货单,日期正是三日后。

暴雨初晴的院子里,林砚将父亲留下的竹器浸入桐油。母亲靠在门边指点:"你外祖当年制竹丝画,要在三伏天的井水里泡足七日。"她忽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漏出的血丝染红了竹绷。

"娘!"阿芷哭着要去找郎中,被林砚拦住。他取出茶楼换来的银角子,其中一块刻意磕出齿痕——这是赵四海给的特殊印记,在钱庄能兑成碎银。

子夜时分,林砚就着月光改良绷架。前世记忆里波斯商人提到的"双面异色"技法突然清晰,他将竹丝按经纬分染成靛蓝与月白。当第一缕晨光穿透绷架时,奇迹出现了:正面是墨色山水,反面竟显出彩蝶穿花的纹样!

"砚哥儿!"阿芷举着绷架冲进灶房,惊飞了梁上孵蛋的燕子。翻转的竹丝画在晨曦中渐变,当转到某个特定角度时,空白处突然浮现父亲笔迹的题诗。

渡口晨钟敲响时,茶楼伙计已候在柴门外。赵四海特意派来辆青篷马车,车辕上却有道新劈的刀痕。林砚摸着刀痕边缘的松脂,想起乞丐给的货单日期——正是今日。

茶楼里坐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张员外捧着鎏金手炉,狐裘领子上沾着茶楼新制的竹丝画碎屑:"赵掌柜收的破烂,也敢摆出来现眼?"

林砚不慌不忙展开新制的《春江花月夜》。当说书先生摇动楹联旁的铜铃时,穿堂风忽然卷起竹丝画。飘荡的绢布在光影间化作流动的江面,更妙的是背面的渔火与正面的月色竟能交相辉映。

"这不是沈家的...!"张员外打翻茶盏,红糖水在锦袍上洇开血渍般的痕迹。他显然认出了竹丝间若隐若现的沈氏印记,那是林砚特意用父亲刻章压出的暗纹。

漕帮汉子的鼓掌声打破寂静。为首的刀疤脸抛来枚刻着船锚的铜牌:"三日后申时,漕船过望江闸。"他手指抹过铜牌边缘的竹丝纹,"用这个换你的水路通关笺。"

林砚接过铜牌时,摸到背面新刻的北斗七星——正是那日与乞丐摆的米粒阵。窗外漕船正升起青底红边的船帆,他知道那颜色代表的是漕帮三当家的船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