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几片银杏叶。林悦低头整理记分牌,发现李浩在最后那局故意漏掉了两分。她摩挲着记分牌边缘的磨损痕迹,忽然觉得这个秋夜的温度,比往常要暖上几分。
晨雾未散的周六清晨,"星耀"俱乐部尚未营业。林悦蹲在储物间整理新到的台球蜡粉,忽然听见玻璃门被叩响的清脆声响。逆光中站着穿浅灰羊绒大衣的李浩,他左手提着印有鸢尾花纹样的纸袋,右手还保持着叩门的姿势。
"早。"他举起纸袋时,袖口露出深蓝衬衫上绣着的船锚暗纹,"街角那家法式烘焙坊的国王饼,配危地马拉单品豆正好。"纸袋边缘凝结的水珠洇湿了林悦的指尖,她这才发现他肩头落着细雪般的柳絮。
他们最终坐在俱乐部临窗的休息区。阳光透过威尼斯浮雕玻璃,在李浩的咖啡杯沿描出彩虹光晕。林悦用小银匙搅动拿铁时,发现杯底沉着一颗完整的焦糖心——这是那家网红咖啡馆的隐藏菜单。
"上个月刚离婚。"李浩忽然开口,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无名指根部。他讲述时的语气像在分析财报,直到说起前妻将婚戒扔进黄浦江的雨夜,喉结才剧烈滚动了一下。林悦注意到他西装内侧袋的铂金钢笔换了位置,笔帽上的拉丁文箴言"Audentis Fortuna iuvat"(命运眷顾勇者)正对着心脏。
当李浩说起在华尔街投行实习时,连续七十二小时不眠不休做模型的往事,林悦忽然起身走向球台。她单手抓起球杆,十五颗彩球如流星划过墨绿台呢:"来一局真心话九球,输一球回答一个问题。"
象牙球相撞的脆响成了最好的催化剂。当林悦的球杆击飞李浩的目标球时,她问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坚持每周打台球?"李浩看着骨碌碌滚动的彩球,想起离婚法庭外那个暴雨夜,他浑身湿透冲进24小时台球厅,直到晨光将台呢染成金色才止住颤抖。
"因为球桌是唯一不会背叛的战场。"他俯身击球时,后颈凸起的脊椎骨像连绵的山脉。这次他完美复刻了林悦教他的跳球技巧,白球跃过障碍球将九号球送入袋口。问题抛回给林悦时,他问的是后腰那只蓝闪蝶纹身的来历。
林悦转动球杆的手指顿了顿。二十岁生日那夜,她攥着职业技术学院录取通知书蹲在巷口哭,做台球器材生意的父亲用记号笔在她腰间画了只蝴蝶。"等你能靠这双手飞出巷子,爸爸带你去纹真的。"两年后她捧着全市台球联赛亚军奖杯时,老林却在送货途中突发心梗。现在每当她俯身击球,都能感受到父亲的手托在腰后。
球局进行到第十二轮,晨光已经爬上第三扇窗格。李浩知道了林悦每天打烊后要坐末班地铁去夜校学运动管理,林悦则听说李浩办公室养着条叫K线图的斗鱼。当最后一颗黑八入袋,记分牌显示林悦以三分险胜。她握着球杆的手微微发抖,问出压轴问题:"金融精英先生,现在最想要什么?"
李浩的目光掠过她泛红的耳尖,落在展示墙的冠军奖杯上:"想看你穿着战袍,在职业联赛的直播镜头前大杀四方。"这话让林悦差点碰翻咖啡杯,深褐液体在实木桌面上漫成星图,李浩掏出方巾擦拭时,指节擦过她腕间的红绳铃铛。
傍晚时分他们转战到巷弄深处的独立咖啡馆。墨绿色丝绒沙发卡座里,林悦数着拿铁拉花上的肉桂粉星点,听李浩讲他如何在并购案中周旋。当说到某次用台球术语说服固执的客户时,他模仿对方吃惊表情的样子,让林悦笑得碰歪了古董台灯。
"你知道吗?"李浩突然用银叉切开覆盆子慕斯,"你教跳球时的眼神,和我在纳斯达克敲钟那天一模一样。"甜腻的果香中,他讲述起那个改变命运的清晨:挤在交易所洗手间整理领带,镜子里自己的眼睛燃烧着孤注一掷的火焰。
林悦的汤匙撞上杯壁,发出清越的颤音。她想起第一次握住儿童球杆时,父亲说台球是穷孩子的几何学。此刻玻璃柜里陈列的八十年代台球杂志,封面上"冷面杀手"李娜的击球姿势,竟与李浩描述的金融战场诡异地重合。
夜色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