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陈昭看见了我,看见了这个本不该出现在他面前的罪人。
他罚我跪在殿门外。
陈昭是不世出的少年将军,却少有人知他是匡扶国政的大才,一套刑名之学,可震诸侯万民,也成就他冷面霸王的威名。
他的王府,更是严整肃然,规矩严明。
奴该有奴的样子,这是罪奴所里我亲身学过的。
阿律齐随意带一个罪奴回府,论法理,奴婢私逃,必定是我承担全责。
饶是阿律齐见我脸色不好,又觉得是她一意孤行,于是哭着恳求陈昭,才免了我的重罚。
陈昭坐在上首,略略思忖:
“听闻谢氏女使得一手好剑法,你们几个一齐会会,许赢不许输”
我心下一凛。
电光火石之间,我已被踢倒在地,嘴角渗血。
“你这般惺惺作态给谁看,本王叫你出剑!”
陈昭走近,气急。
真的不是我乐意当靶子,而是如今的我,连剑都握不稳。
少时我顽皮好动,见陈昭日日苦练剑法而不得精进,心中痒痒,便也一同习剑逗他开心。十年磨一剑,终于,我与他双剑合璧,名动京师。
任他如何威逼,我都只是一次又一次苦撑着重新站起来,使不出一招一式。
5
陈昭不许阿律齐同我走近,说她尊卑不分。
有几次她偷偷跑去奴苑,求我讲故事给她听。
被陈昭发现了,就会罚我挨鞭子,后来她渐渐懂了,就不再缠着我,许是不想再连累我了。
我知道,她是个好姑娘。
陪伴陈昭走过了那段最艰辛难熬最黯淡无光的日子的,是她,不是我。
阿律齐的册封大典那日,宫廷大宴,举国欢庆。
金陵台下,雕龙玉阶旁,陈昭给了我一个最佳的观礼位置。
尤记得昨日,他俯身问我:
“明日阿律齐册封公主,你说,本王该去不该去?”
我跪俯叩首,说不敢僭越。
“恕你无罪,说”。
“阿律齐姑娘是祁连山贵霜王的掌上明珠。于情,齐姑娘救将军于危难;于理,贵霜王乱世中鼎力相助。册封乃是两邦相交之谊,将军断然没有不去之理”。
“好一个于情于理,你可知本王去,意味着什么!”陈昭的语气愈发严峻。
我怎会不知,册封之礼,万国来朝。贵霜王允阿律齐与陈昭同归,和亲之意谁人不明。
此次名为册封,实则昭告天下,以表明阿律齐身份,还贵霜王一个功德圆满。
可是,那又怎样,我只恨自己为何没能陪他走过那六年里孤立无援的日子。
别的,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奢求?
我听到他的大笑,临了告诉我,大典之时留有我一处瞻仰。
6
金陵台上,流光溢彩,金陵台下,欢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