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地铁站广告,引发的动物保卫战

  

物时的残酷画面。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个无声的故事,诉说着野生动物们在这座城市里的生存挣扎。

我决定写一封长信,这一次,不是投诉信,而是一封讲述SZ野生动物真实生存状态的信。我要让更多人看到,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角落里,还有这样一群生灵,它们在努力地挣扎求生,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有权利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

夜深了,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沉睡,只有我还在昏暗的灯光下,敲击着键盘。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宛如一层银纱,我看着那柔和的月光,思绪却飘到了那只死去的夜鹭身上,又想起了地铁站灯箱广告上争夺食物的蓝翡翠,还有站内那些匆匆而过的人群。我不禁问自己,这座城市,究竟是谁的家?

第二章:信与回音

信写完后,我反复斟酌、检查了好几遍,怀着忐忑的心情,将它分别发送给了市政府、环保局、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甚至几家本地媒体。信里,我不仅详细地描述了SZ地铁站灯箱公益广告画面存在的问题,还附上了我这些年在各个湿地公园拍摄的照片和详细的观察记录。每一张照片,我都精心地配上了一段文字,从拍摄的时间、地点,到当时的环境,再到照片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比如某只白鹭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养育幼崽,黑脸琵鹭在迁徙途中遭遇的艰难险阻,我都一一记录,希望能借此引起大家对野生动物生存状态的关注。

一周后,我终于收到了第一封回信。是环保局发来的,邮件内容很官方,大意是说他们非常重视我的意见,已经将此事列入重点研究事项,会组织专业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但由于涉及多方面的考量,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给出全面的解决方案。紧接着,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也回复了我,老张在邮件里写道:“小陈,你的信我仔细看了,写得非常好,字里行间都能看得出你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用心。但你也知道,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一步步来,需要时间,你别太着急,我们一起努力。”

让我没想到的是,媒体的反应异常迅速。一家本地报纸的记者主动联系了我,电话里,他的声音充满了热情:“陈先生,我看了你发的信,对里面提到的内容特别感兴趣,我们报纸想做一个关于SZ野生动物保护的专题报道,您看能不能约个时间,我们见个面聊聊?” 我们约好在红树林湿地公园见面,我带上了我的相机,满心期待地准备给他们展示一些真实的画面,让更多人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那天早上,雾气很重,整个湿地公园都被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我们沿着木栈道慢慢地走着,周围一片寂静,只有我们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鸟鸣声。突然,一只蓝翡翠从我们头顶急速掠过,嘴里叼着一只蜻蜓,那一瞬间的速度和力量,让我们都愣在了原地。记者兴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