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重生万历~开海灭倭

2

  

,我等只需忠心报国,依令行事。”

在紫禁城的文华殿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以翰林院学士王崇古为首的清流们,听闻太子欲开海禁,纷纷上书劝谏。他们言辞恳切,引经据典,大谈祖宗规矩不可废,海禁乃大明立国之基,开海必将引狼入室,倭寇重现。

朱翊钧身着太子冕服,端坐在殿上,眼神坚定地应对群臣。“诸位大人,孤所言之开海禁,并非随意妄为。如今国库空虚,百姓赋税沉重,海疆虽偶有倭寇侵扰,但我大明水师若能强大,何惧之有?且看这海外贸易,如同一座未开采的金山,若能合理通商,白银自会流入我大明,充盈国库,减轻百姓负担,此乃利民富国之举。”朱翊钧字字掷地有声,以“白银之河”为喻,试图拨开众人眼前迷雾。

王崇古上前一步,躬身道:“殿下,海禁政策施行多年,保我大明沿海安宁,一旦开海,沿海百姓必受倭寇屠戮,田园荒芜,这罪责殿下可担得起?”朱翊钧早有准备,他令太监取来戚家军剿倭战报:“王大人请看,近年来戚家军屡战屡胜,倭寇之势已衰,只要我大明持续强军,开海不但不会引祸,反能借贸易之利壮大水师,震慑外敌。”

朝堂之上争论不休,张居正冷眼旁观,心中暗自衡量。他明白太子此举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大明中兴有望,赌输了则万劫不复。但从太子这段时日展现出的果敢与谋略来看,或许真能闯出一条新路。

月港这边,当地官员已收到风声,开始筹备港口重启事宜。可走私集团怎会轻易罢休,他们暗中联络残余倭寇,集结在月港外海的小岛之上,磨刀霍霍,准备给大明官府一个下马威,让这开海计划胎死腹中。一时间,月港上空阴云密布,风雨欲来。

第三章 惊涛骇浪

朝堂上的争论随着暮色降临暂时停歇,可各方势力的角逐愈发激烈。朱翊钧深知,想要推动开海禁,光靠言辞说服远远不够,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

戚继光在舟山群岛的新式战船训练已初见成效。一日,海风呼啸,波涛汹涌,戚继光下令新式战船出海演练。船帆鼓起,如苍鹰展翅,新式战船编队破浪前行,灵活地穿梭于波峰浪谷之间。佛郎机炮齐声轰鸣,炮弹落入远处海面,炸起冲天水柱,威力惊人。

然而,倭寇与走私集团的眼线早已将消息密报回去。顾文渊得到情报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他花重金买通了造船厂的几个工匠,在一艘即将完工的新式战船上做了手脚,使得船舵连接处的榫卯结构松动,只要遭遇稍大的风浪冲击,船舵便极易失灵。

数日后,戚继光按照计划率船队南下,准备前往月港附近海域巡逻示威,向朝廷内外展示新式战船的威力,为开海禁造势。行至半途,海上风云突变,狂风裹挟着暴雨席卷而来,海浪如山般压向船队。那艘被动了手脚的战船果然出了问题,船舵失控,在海浪中剧烈摇晃,随时有倾覆之险。

戚继光见状,心急如焚,一面指挥其他战船救援,一面试图稳定军心:“众将士莫慌,听我号令!”可混乱中,一艘倭寇的快船如幽灵般从雨幕中穿出,直扑向受困战船。船上倭寇嗷嗷乱叫,挥舞着长刀,企图趁火打劫。

危急时刻,戚继光亲自驾船驰援。他站在船头,目光如炬,手中长枪一抖,喝道:“戚家军听令,随我杀敌!”众将士齐声呐喊,士气大振,纷纷冲向倭寇。一时间,炮火轰鸣、刀光剑影,海面上展开一场生死搏杀。

好在戚继光指挥有方,将士们英勇善战,最终击退倭寇,稳住了局势,将受损战船拖回舟山群岛。经此一役,戚继光意识到内部定有奸细,下令严查。很快,那几个被收买的工匠便被揪了出来,戚继光严惩叛徒,同时加紧对战船的全面检修,以防再遭毒手。

紫禁城这边,朱翊钧听闻海战变故,心中忧虑万分。他深知这是反对势力的一次恶意反扑,若不妥善应对,开海禁之事将陷入更大困境。张居正进宫面圣,向皇帝奏明此事,皇帝大怒,责令严查幕后黑手。

朱翊钧趁机向皇帝进言:“父皇,开海禁之路虽艰难,但如今看来,海疆不平,皆因海禁使得沿海百姓生计无着,被迫与倭寇勾结。若能开海通商,让百姓安居乐业,倭寇失去根基,海疆自会安宁。儿臣恳请父皇给予儿臣与张先生更多支持,彻查朝堂奸佞,推进开海大业。”皇帝沉吟良久,终是点头默许。

在月港,筹备工作仍在艰难进行。当地知府顶住各方压力,清查港口账目、修缮码头设施、招募熟悉海事的船夫。可走私集团的破坏从未停止,他们煽动不明真相的百姓闹事,散布谣言称开海将带来疫病,一时间人心惶惶。

朱翊钧得知后,派心腹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