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墨怜情缘

  

母亲的话,孩儿记下了。”

数日后,村中的集市热闹非凡。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孩童们在摊位间奔跑嬉闹,稻草编织的玩偶、色彩鲜艳的丝线绣品、散发香气的熟食摊,构成了乡村最平凡却最生动的画面。

尤怜在赵氏的陪伴下行走在集市中。她身着一件浅绿色的长裙,袖口绣着素雅的梅花纹,气质如同春风拂过的湖面,柔和而清新。她被书摊上一本薄薄的古籍吸引,轻轻翻开,略显困惑地皱起眉头。

“这本书讲的多是书法要诀,字句略显晦涩。”低沉而清朗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她抬头一看,正是甄即墨。他手中拿着几卷纸墨,显然是为家中补充所需。

即墨站在她身侧,指着书页上的一段文字,轻声解读,语调沉稳却不显得高高在上。尤怜凝神倾听,不时点头,眼神中多了几分钦佩。

赵氏在不远处挑选绣线,目光却时不时掠过二人,脸上的神情耐人寻味。

次日,应赵氏的邀约,甄即墨带着笔墨来到尤怜家,准备为她讲解书法。赵氏将他引入书房。书房不大,却布置得颇为雅致,窗边放着一架古琴,琴弦在阳光下泛着细微的光。书桌上放着砚台与笔墨,几卷书籍整齐地摆放在一旁。

即墨轻声说道:“尤姑娘既喜书法,便从握笔与运笔讲起吧。”

他拿起一支毛笔,手把手教尤怜如何调整手势。他的声音温和而耐心,尤怜则一言不发地认真听着。她的手稍稍有些颤抖,但笔下的线条逐渐稳了起来。

“书法如做人,需沉稳端正,心无旁骛。”即墨轻声说道,眼中透着几分专注。

尤怜低头看着自己写下的字,抿了抿唇:“公子的字,端正中透着飘逸,怜儿学之不及。”

即墨笑了笑,随手写下了一句诗:“月隐山间,风动江上。君心所念,愿共此行。”

尤怜读到这句诗,心中微微一颤,耳根悄然泛红。

尤正清路过书房,透过门缝看到了二人的互动,眉头微微皱起。他转身走到庭院,对赵氏低声道:“学问虽好,但此人身份寒微,日后不可太过亲近。”

赵氏叹了一口气,低声道:“怜儿年岁不小,若真有人能懂她,何必拘泥身份?”

尤正清神色微冷:“话虽如此,可若对方无能护她一生,岂不是误了她?”

赵氏沉默,望向书房的方向,眼神中带着复杂的情绪。

当晚,尤怜独自来到湖边。月光洒在湖面上,银光如波。她将白日练习的字帖放在膝上,轻轻描摹着那句诗。手中的笔停下时,她的目光投向远处,似乎在寻找某个答案。

同一时间,甄即墨坐在家中的书案前,望着窗外的星空。

春日的晨光透过书屋破旧的窗棂洒落进来,尘埃在光束中漫舞。村中这间废弃已久的书屋,墙壁上青苔斑驳,角落里堆着发黄的书卷与破损的砚台,满是时间的痕迹。书桌虽陈旧,却被人细心擦拭得一尘不染。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为这里平添几分书卷气。

甄即墨早早来到书屋,将桌上的书籍一一整理好,又扫去角落的浮尘,才满意地坐下。他拿出自己的文房四宝,提笔写下几行字,行云流水间,仿佛天地都随着笔锋流转。

脚步声传来,尤怜出现在门口。她怀抱一架古琴,目光中透着几分羞赧:“家母留我整理家务,来迟了些,抱歉。”她指了指琴,说道:“母亲让我练习琴艺,怕我荒废了,就一并带来了。”

即墨放下手中的毛笔,微笑道:“姑娘无妨,请坐。”

尤怜坐在书桌旁,摆好纸张与笔墨,双手略显僵硬地握住毛笔。即墨在她对面示范,握笔的姿势沉稳有力,笔锋在纸上流畅地划出一道道线条。

“手腕放松些,用指尖控笔。”他柔声提示。

尤怜依言调整,却仍显生涩,即墨忍不住起身,轻轻握住她的手腕引导。她的手指微微颤抖,耳尖染上几分绯红。两人靠得极近,他的声音就在耳边:“再试试,不必用太多力。”

尤怜低头,轻轻点头。空气中弥漫着古琴与墨香交融的味道,这一瞬间,连光线都变得柔和了些。

“即墨哥哥在教小姐写字呢!”窗外传来一阵孩童的笑声。几名村童趴在窗边,瞪大了好奇的眼睛。一个小男孩调皮地说道:“他们像画中的人物一样。”

即墨转身走到窗边,与孩子们打趣道:“羡慕的话,明日你们也来,书屋的门随时为你们敞开。”孩童们闻言,拍手叫好,却一哄而散,跑得无影无踪。

尤怜听到他们的笑声,忍不住露出淡淡的笑意。这一刻,她显得格外轻松。即墨看着她的笑容,心中不禁一怔,仿佛春风拂过,带来一丝暖意。

“我小时候也曾这般无忧无虑,”尤怜轻声说道,“可惜,世事多变,那样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即墨凝视她片刻,轻声道:“虽然回不去,但未来的路,却仍可以自己选择。”

尤怜抬头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情绪,但随即低下头继续练字。

书屋外传来稳重的脚步声,尤怜的父亲尤正清推门而入。他的目光在书屋内缓缓扫过,停在即墨身上,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怜儿,时间不早了,母亲还在等你练琴。”

尤怜站起身,低声应道:“是,父亲。”她手忙脚乱地收拾起桌上的纸笔,目光有些局促地看向即墨,似乎想道别,却难以开口。

即墨站起身,对尤正清恭敬地作揖:“尤伯父。”

尤正清点了点头,语气中略带寒意:“甄公子才华出众,难得能抽时间指点小女。但科举路漫长,还需更加专注才是。”

即墨闻言,面色平静地说道:“伯父教诲的是,学生谨记。”

尤怜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门外,书屋内重归寂静。即墨坐回桌前,目光落在尤怜练习的字帖上,指尖轻轻摩挲着那行字迹尚显稚嫩的诗句,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

尤怜回到家中,赵氏正端坐在琴旁等候。见到尤怜归来,她露出一抹微笑,语气温和:“今日即墨公子教得如何?”

尤怜点了点头:“他学问很好,也很耐心。”她坐在琴前,拨动琴弦,琴音清澈而忧郁,仿佛在诉说着她心中的矛盾。

赵氏听了一会儿,轻轻叹道:“他是个好孩子,可寒门之子,日子未必能有太多转机。怜儿,你的路,需好好考虑。”

尤怜没有回应,指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