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人生
前面说的肖老太,隔上两三个月,就会来输一次液。这次跟我闲聊,她自己还感叹:人这一辈子,咋活不也得自己受着呗!
她有一儿二女。
儿子大学毕业,和同学结了婚,生了个孙子。借了不少钱,开了个针织厂。用她的话说:大学供完了,厂子也安了,拉了一大堆账,突然出车祸了,人没了。
她儿子和儿媳妇是从学校就好的,这时她儿媳妇三十来岁。她跟儿媳妇说:“我给你哄孩子。”孩子一生日过后,又说:“你搞对象吧!”
儿媳妇说:“妈,我哪能?”
她说:“不行,我应该受的,你不应该受。”
她的意思是这个结果、这种境遇是她必须承受的,而不是儿媳妇该承受的。儿媳妇还年轻,该往前看,该往前走。只不过不会有细腻的、情绪化的言语表达,只把痛苦、体量浓缩成一句:我应该受的,你不应该受。
儿媳妇这才改嫁了。
大女儿嫁了个老公,也是开服装厂的,家里挺有钱的。大女儿生了个儿子,都已经上大学了,同学叫他一起去旅游,在外面玩儿,被车撞死了。
大女儿还有个女儿,今年也有30多了,但始终不结婚。日常打扮跟个男的似的,就在她爸爸的服装厂里工作,一天什么事儿也不干,一个月她爸给她开两三万块钱。
大女儿本不想再生了,别人都劝她:你老公开服装厂,那么有钱。你应该再生一个,要不然你老公要是在外面有人了,生个小子,那这么大家业都得扔给别人。
然后她大女儿在四十五六岁的时候,做试管生了两个小子。
二女儿也是年纪挺大了也一直不想结婚,最后嫁给了一个二婚的老公,还是她同学。
结婚以后也不想要孩子,结婚时可能都40多岁了,以为不会怀孕了。但是还是怀了,就把孩子生了下来,也是个女孩。
口罩期间,这孩子在上初中,大部分时间在家上网课。等到开学后就再也不去上学了,自己一个人住在楼上,饭也不做,屋子也不收拾,找了学校也不去上。
最后去了技校,上了不到两个月,又回到家待着。把她妈气的不行不行的,啥话也不听,还不敢深说,怕她跳楼。还得每天去单独给这孩子做饭收拾屋子,还得在平房这边照顾着肖老太太老两口。
我跟我老婆还说呢:这当初不想要孩子的人,如今摊上这么一个气人的孩子,能有什么办法呢?
50多岁不到60的样子吧,性格很好,为人开朗热心,但头发花白。
其中每个人的酸甜苦辣,让我想起来就感叹人生!
08 生于河套
老家有个赵叔,现在没事的时候就跑车拉人,他有一次拉人来县城,到我妈店里来坐了坐,两人谈起以前的事。
十多年以前,村里还有一所卫生院,那时的某一任院长,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这里就称他为C吧。
那时我妈还没有退休,村卫生院总人员有七八个,效益还不错。
农村有赶大集的传统,我们村是逢五逢十,每五天一集。
我妈说:“就那一个集上,那真的一本儿方儿啊!有时候这一天一本儿方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