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陌生的军官。
【末将赵怀义,救驾来迟,望王妃娘娘恕罪。】
赵怀义,正是宋桃的夫婿。
陈时去了另一处。
他救了正被刺客围攻的冯妙。
庄亲王,为护妻子不幸罹难。
这是陈时第一次背弃我。
7
陈时鸩死太子,皇帝退位为太上皇,传位给他。
他立了新寡的冯妙为后。
我为贵妃。
这是他第二次背弃我。
朝中老臣颇多不满,被陈时一力压下。
我输了,在宫墙里,输掉了一生。
我怀孕了,陈时不让我走。
我颤抖着端着黑漆漆的汤药即将一饮而尽,宋桃抢过来摔碎了碗。
【您对这孩子,还有期待。】
不知从何处来的悲凉冲垮我的心防,身败名裂我没有哭,生死一线,我没有哭,贬妻为妾我更没有哭。
唯有此时,我泪盈于睫。
昨日收到家中书信,信中父亲叮嘱既然已入宫,便应谨言慎行,做好宫妃本分。他已老,家族青黄不接,无力为我挣来后位,还望我尽心侍奉陛下替家族后辈留一条路。
小妹裴姝的信便絮叨许多,起先抱怨宁州不如帝京繁华,再者提及自陈时平乱后,其夫婿对她不如往常热络,末尾提了几句,希望我能吹吹枕边风帮她们调回帝京。
自陈时登基,他对我的承诺一个都没做到,连小妹的诰命都不曾提及。
这是陈时第三次背弃我。
除却姐妹之情,私心里我其实愧疚于裴姝,总想着照拂几分。
因着其夫婿年少时曾向我表达过心意,只要我点头,两家的婚约便可成,可我那时读昭明太后朝的女官纪事,总想着效仿前人,便婉拒了此事。
后两家联姻,他与裴姝缔结良缘。
回首往事,我不曾遗憾错失姻缘。
只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陈时一颗心都系在冯妙身上,裴姝的请求,我暂时无能为力。
此时,宋桃的手抚过我的肩膀,这般越矩的行为由她做出来仿佛理所当然。
【娘娘,你是女人,这很正常。】
她的笑意既悲悯又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奈,甚至有一闪而过的嘲讽。
【没关系,为母则刚,日后你一样要为孩子争。】
【只是 ,千万别再信男人了。】
后来,我又信了陈时一次,输的一败涂地。
这个孩子,我期盼过他的降生。
意外失去的时候,便格外痛苦。
我太理解这种痛苦,所以我不会伤害冯妙的孩子。
我不会再让陈时背弃我,因为我再不会信他。
现实的血淋淋击碎了我为人妻为人妇的妄想,我已经困于深宫太久太久,失去了太多太多。
有的仇,要自己亲手报才能洗清心中郁结。
我看见,镜子中面目模糊的深宫妇人笑了一下,对宫女说:【去,把这封信递给凉州刺史。】
凉州刺史与凉州布政使素有旧怨,官阶虽高却奈何不得他。只因布政使姓冯,冯氏在凉州亦为大族。
没有哪个上峰不忌惮自成一派的属下,没有哪个刺史喜欢被人架空的感觉。
8
太安四年,有凉州举子上京,于城中最热闹的安平坊冒死拦下刑部尚书官轿,递上一份血书,句句泣血道:【请大人做主。草民状告凉州员外郎冯绛草菅人命,强占民田,私吞饷银,害草民家破人亡!】
【再告凉州布政使冯季包庇同族,虚改账目,杀城中账房先生五人全家灭口。】
【草民泣血叩请,皇城脚下望天子明鉴!】
太安四年,震惊朝野的饷银案爆发。冯绛冯季皆为冯家族人,一时朝野侧目。
护国公连夜进宫陈情,皇后冯妙更是怀着身孕脱簪待罪,言称管束族人不力,愿受责罚,献上千金赎罪,以求陛下宽宥。
众所周知此乃弃车保帅的行为,端看陛下愿不愿意将此事放在秤上。
不上秤仅有四两,上了秤便是千斤重。
陈时会吗?
会。
因为,还不够。
随着大理寺卿随刑部侍郎亲去审问押解进京的冯家二人,更多的罪行在严刑拷打之下一一揭露。
冯氏自昭明太后起兴盛近七十年,盘根错节,数不清的故旧门生,理不乱的亲族联姻。
虽有先帝一朝的打压,到底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家财远非普通世家能比。
这万贯家财有自五湖四海的族人孝敬,有皇家赏赐,有商铺往来,有门生贡献,总有见不得人的地方。
譬如冯氏二人所为。
他们不仅克扣饷银,居然还与戎狄走私。
戎狄犯边,此举往大了说可判通敌叛国,逼得护国公割肉千金以换陈时网开一面。
若是平时,这事儿说不定也就过去了。
但是我扫一眼户部的奏折便知道。
国库有亏空。
戎狄年年来犯,耗费军资数不胜数,陈时当年曾与我提及过有朝一日要将戎狄彻底征服,还大周边境太平。
打仗是最消耗国力的。
国库有亏空便意味着他的夙愿难以实现。
现在,我把冯家这只肥羊送到了他跟前。
宰还是不宰。是一次放血还是一刀刀割肉?
面对查出来的冯家家私,护国公送来的千金议罪银,在得知这只是冰山一角后,陈时不可能不动心。
我太了解他。
当护国公暗中曾与前朝废太子勾勾搭搭的证据呈上,立刻便有从龙功臣怒斥冯家首鼠两端,私通叛国,云合景从,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将其满门抄斩。
废太子曾想与冯妙结亲,护国公见陈时的船沉了,自然动了心思。
一来二去,总有看不惯护国公的人捉住把柄等待落井下石。
如今正是最好的时候。
就像当年我被陷害时那些暗处看不见的手。
这件事的结果自然是天子仁慈。
护国公将爵位传给儿子,告老还乡,冯家交出大半家私充实国库,元气大伤,以保族人平安。
冯家不曾遭难,但再不复昔日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