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微微蹙起——与二十年后在紫宸殿批阅奏折时的神态如出一辙。
称心忽然轻呼:"她腰间玉佩好生眼熟。"
我转动镜筒,见那枚青玉双鱼佩在朝阳下泛着幽光,鱼眼处镶着波斯传来的猫眼石。
这是去岁吐蕃进贡的宝物,本该在杨妃的甘露殿。
"让尚服局查这三月的器物簿。"
我抚摸着袖中密报,昨日刚截获晋王写给武才人的花笺。
十四岁的李治尚在崇文馆读书,竟已懂得用薛涛笺抄写《洛神赋》。
前世他们这段孽缘,今生倒要提前掐灭。
回东宫时,狄仁杰已在廊下候了半刻钟。
少年郎君穿着半旧的澜衫,见到我时行的是书生礼而非君臣大礼。
前世在洛阳狱中见到的那位大理寺卿,此刻正在偷瞄我案头的《贞观政要注疏》。
"可知孤为何找你?"我故意将昨夜户部呈上的案卷推落在地。
散开的卷宗里露出"并州粮仓"、"鼠雀耗"等字眼,他弯腰拾捡时,手指在"每斗加征二合"处顿了顿。
"学生以为,鼠雀食耗该计实数,不应定额强征。"
他抬头时眼里跳着火苗,与后来在河南道查漕粮案时的神情重叠,"就像长安西市胡商卖毯,断不会因虫蛀先涨三成价。"
我端起越窑茶盏掩住笑意。
前世此时,我正因谏止东征高句丽与房玄龄争执,何曾留意过这等微末小事。
茶烟氤氲间,忽听得他说:"殿下今日熏的是苏合香,但袖口有苦参味——可是夜寐不安?"
称心奉药的手微微一颤。
我凝视这个尚未弱冠的未来宰辅,他颈后渗着薄汗,显是紧张至极却强作镇定。
前世听闻他初任汴州判佐时,曾顶着刺史震怒重审冤狱,此刻这份胆气倒是如出一辙。
"明日去大理寺找孙伏伽,就说孤让你誊录武德九年的旧案。"
我故意将"武德九年"说得极重,见他瞳孔猛地收缩,知道这聪明人已听懂其中深意。
玄武门之变那年的卷宗,至今仍封存在朱雀门地窖。
暮春的雨来得急,我在檐下看狄仁杰冒雨离去,青色衣摆沾满泥浆。
称心忽然低声道:"他伞骨上缠着金线。"
顺着他的指引望去,油纸伞的竹骨间果然闪过丝缕金光,那是魏王府工匠特有的手法。
"派人盯着崇仁坊的波斯邸。"
我摩挲着袖中密信,李泰竟已把手伸向国子监。
雨幕里浮现出前世被流放时的场景,黔州驿站外也下着这样的雨,李泰派来的刺客刀锋上凝着水珠。
当夜太医署送来安神汤时,我正对着《大唐西域图志》出神。
烛火将龟兹、于阗的影子投在墙上,仿佛看到侯君集在沙洲纵马的身影。
前世这位凌烟阁功臣与我合谋造反,如今他的女儿正在掖庭宫当差。
"把武才人调去司制房。"我突然吩咐称心,"让她跟着侯司衣学裁衣。"
破碎的前世记忆里,武媚娘在感业寺为尼时,曾为高宗缝制过一件金丝袈裟。
既然她擅长女红,不如让这双翻云覆雨的手先绣几年牡丹。
更漏指向亥时三刻,檐角铜铃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打得乱响。
黄门侍郎踏着水洼疾步而来时,我正对着《贞观政要》批注,松烟墨在宣纸上洇开,恰似终南山巅的雾霭。
"陛下急召。"
他捧来的金鱼符还沾着甘露殿的龙涎香,我却在符节缝隙瞥见丝缕青苔——这是刚从太液池底取出的密匣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