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8年上海,智能设备普及的现代都市,婚恋问题已然成为社会的热点。走在社会科技前沿的IT人,35岁的张明阳将婚恋市场变成算法模型,用六边形雷达图量化择偶标准,开发出"婚姻匹配系统"。
当张明阳的指尖,在全息键盘上划出金色的残影,婚介所穹顶的环形巨幕,正如壮丽的瀑布,从天而降倾泻着蓝色数据瀑。182对新人婚纱照在瀑流中沉浮,每张笑脸下方跳动着鲜红的匹配指数——那是他用七年青春炼成的数字钻石。
第183对结婚登记的信息弹出时,他带着上海洋气息的潇洒劲儿,对着空气打了个响指,办公室瞬间铺满樱花粉全息彩带。
"恭喜张总!匹配率99.7%的新纪录!"AI秘书的电子音带着谄媚的颤音。他倚在人体工学椅上,脚边散落着印有"年度婚恋科技先锋"的鎏金邀请函,智能窗帘正将黄浦江夜景切换成他的脑波频率图谱。
凌晨三点,他给最新版"完美新娘1.3"系统插上自毁密钥。加密日志里躺着378次失败案例:空姐因排卵期偏差被剔除,女博士输在"父母养老金不足",芭蕾舞者的腰臀比在情人节当天突变0.03%。此刻这些血淋淋的数据,都化作他西装内衬的暗纹,在心跳加速时,浮现出DNA双螺旋图腾。
这是一个暴雨夜,张明阳在办公室拆开第183个喜糖盒。金箔纸里掉出张新娘手写的卡片:"谢谢您证明我是95分妻子。"糖霜在舌尖化开时,他鬼使神差点开加密相册——那个因"胸围不达标"被系统淘汰的前台姑娘,正在海岛婚礼上笑得眉眼弯弯。
在深夜的凌晨三点一刻,他感觉到一丝孤单的凉意,是时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