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明觉传一

4

明觉传一 江右梓 3378 2025-02-18 11:00

  "你们听,他在读......"

  

灯中确实传出读书声,但声音混杂着多个音调,像是无数冤魂在同时诵读。隐约能分辨出新近的声音最为清晰,应是今晚那个遇害的书生。

  "可怜,可怜......"掌柜低声叹息。

  "什么可怜!"何大娘转身厉喝,"是他们害了我儿!那些自诩清高的书生,背地里尽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我儿文章天下第一,他们却说他作弊......"她的声音忽然哽咽,"还把他的文章,泼上了墨......"

  明觉看着她怀中的灯笼,轻声道:"令郎的文章,可还留着?"

  何大娘神色一滞,从怀中颤抖着掏出一卷破旧的宣纸。纸上字迹模糊,被泼墨染黑了大半,却依稀能看出笔力遒劲。最后一行小字写着:愿以此文,致吾母。

  "好字。"明觉赞道,"令郎文心纯善,必是难得的慧根。"

  "你......你也觉得他写得好?"何大娘的语气突然软了下来,像个普通的慈母,"他从小就爱读书,练字都磨破了三个砚台......"说着,眼泪顺着拼接的人皮滑落。

  "施主,"明觉双手合十,"可愿与小僧一同读读这篇文章?"

  "读......读文章?"何大娘怔住,人皮下的本相隐约浮现,是一张饱经沧桑的老妪面容。

  明觉颔首,展开文稿,轻声诵读:"天地有常道,人心有常善。吾观四书五经,无不言致中和之理......"

  何大娘的身子微微颤抖,跟着低声念道:"然天下事,贵在明理。理不明则心不正,心不正则行必偏......"

  随着诵读,灯笼中的光芒渐渐柔和。一个稚嫩的声音若有若无地响起:"娘,孩儿不孝......"

  "明德?"何大娘浑身一震,"是你吗?"

  "娘......"声音带着哭腔,"您不该为孩儿做这些事啊......"

  "我、我这不是为了让你继续读书吗......"何大娘抱着灯笼,"你看,娘给你找了这么多伴读,还有先生......"

  "够了!"灯中传出一声悲呼,何明德的魂魄从灯中浮现,是个眉清目秀的少年。他跪在地上,泪如雨下:"娘,您这是害了多少人啊!他们都有家人,都有娘亲......"

  "可、可他们害你......"

  "是教谕害我!"何明德哽咽,"那些同窗不过是被胁迫。娘,您杀了他们,害他们魂魄不得超生,这、这跟那教谕有什么分别?"

  何大娘身子一晃,脸上的人皮寸寸龟裂:"可娘好想你......"

  "我也想娘。"何明德的魂魄来到何大娘面前,"可您想过吗?那些被您害死的人,他们的娘亲该有多痛心?"

  此言一出,灯笼中的其他魂魄纷纷显现。他们都是清秀的少年,面带悲戚。有的低声呼唤:"娘......"有的无声落泪。

  "这......"何大娘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突然捂住脸嚎啕大哭,"我、我做了什么啊!"

  她脸上的人皮彻底脱落,露出本来面目——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满脸皱纹中刻满了沧桑与悔恨。

  "阿弥陀佛。"明觉手持铜钵上前,"施主,放下执念吧。"

  "我的儿啊......"何大娘跪地痛哭,"是娘害了你,害你染上血孽......"

  何明德的魂魄来到母亲身边:"娘,孩儿不怪您。只是,该放手了......"

  "那娘以后见不到你了......"

  "娘。"何明德露出温柔的笑容,"孩儿一直在您心里。您放下执念,来世我们还能相见。"

  明觉举起铜钵,钵中金光大盛,照亮了满屋的魂魄。那些年轻的面容逐渐变得安详,他们向何大娘深深一拜:"何婆婆,我们不怪您......"

  何大娘泪如泉涌,将怀中的人皮灯笼交给明觉:"大师,超度了他们吧......"

  "善哉。"明觉接过灯笼,念起往生咒。金光中,无数魂魄化作蝴蝶,翩翩飞起。何明德最后看了母亲一眼:"娘,孩儿走了......"

  "去吧......"何大娘擦去泪水,"娘在这等你......"

  魂蝶飞入铜钵,瞬间化作点点金莲。何大娘望着满天金光,喃喃道:"明德,你说得对。是娘太执着了......"

  她慢慢闭上眼睛,脸上浮现出解脱的笑容。一片金莲落在她眉心,带着她的魂魄飘然而去。

  天边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阿贵和掌柜跪在地上,泪流满面。明觉将人皮灯笼轻轻放在地上,诵了一声佛号。灯笼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晨光中。

  三日后,镇上的书院前多了一座小塔。塔顶悬着一盏莲花灯,据说每逢月圆之夜,都能听见有人在低声诵经。是何明德在为母亲诵经,也是何大娘在为亡魂忏悔。

  风吹过,莲灯摇曳,如慈母的叹息,又如游子的思念。

  第四章:新生

  晨露未干,书院里已经传出朗朗读书声。

  明觉站在院门外,看着匾额上新漆的"明德书院"三个大字。阿贵跟在他身边,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这是镇上的父老们商议后改的名字,说是要记住这个教训。"

  院中的银杏树上,一只知更鸟在啼叫。树下的石桌上摆着几本旧书,正是何明德生前读过的。掌柜每日都要来擦拭一遍,说是要替何大娘照看着些。

  "大师。"阿贵欲言又止,"您说,何大娘和明德少爷,来世还能相见吗?"

  明觉望着天边的浮云:"善念终有善报。何大娘虽一时糊涂,但终究明白了大道。更难得的是,她懂得放手。"

  "放手......"阿贵若有所思,"可她是死了才放手啊。"

  "放不下的,才是真正的死。"明觉说着,从袖中取出一片莲瓣,"你看。"

  莲瓣晶莹剔透,是从铜钵中飞出的金莲所化。阿贵借着晨光仔细看去,只见莲瓣上浮现出两个模糊的身影——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妇人,正温柔地看着一个读书的少年。

  "这是......"

  "何大娘与明德的善念所化。"明觉轻声道,"执念成魔,善念生莲。她最后的顿悟,让母子二人都得到解脱。"

  就在这时,书院里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一群孩童从教室里跑出来,手里都捧着书本。领头的小男孩脸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却掩不住眼中的明亮。

  "那孩子......"阿贵眼圈发红,"是何大娘最后一个受害者的儿子。他非要来这里读书,说是要完成父亲的心愿。"

  明觉看着那个男孩,只见他在银杏树下站定,认真地翻开书本。几片金黄的叶子落在书页上,男孩却浑然不觉,只是专注地读着。

  恍惚间,明觉仿佛看见何明德的身影与男孩重合。那个为文章蒙冤的少年,此刻仿佛也在这晨光中读着心爱的书卷。

  "善哉。"明觉轻声道,"冤冤相报何时了,放下执念便是了。"

  "大师这是要走了?"阿贵问道。

  明觉点点头:"小僧还有千愿功德要了,该去下一处了。"

  "那您......"阿贵欲言又止。

  "但心向善,自有菩提。"明觉说着,将莲瓣轻轻放在石桌上,"替我看好这书院。"

  阿贵郑重点头:"大师放心。我们已经商议好了,以后每年都要给贫困学子留些名额。让他们能安心读书,不会像明德少爷那样......"说到这里,他哽咽了。

  明觉转身离去,铜钵在晨光中泛着微光。忽然,一阵清风拂过,吹起他的袈裟。银杏树下,一个稚嫩的声音随风响起:

  "人之初,性本善......"

  是那个男孩在读《三字经》。他的声音清亮,在晨曦中回荡。其他孩童也跟着念起来,童声稚语,纯净天真。

  明觉驻足聆听,只见一群蝴蝶从莲塔上飞过,落在男孩的书页上。男孩惊喜地看着这些美丽的生灵,丝毫没注意到其中有一只蝴蝶,翅膀上隐约带着金色的光芒。

  那是何明德的魂魄。

  他最后一次聆听着孩童们的读书声,然后振翅飞向远方。天际的云彩忽然幻化出一张慈祥的面容,正是何大娘。母子二人的魂魄在天空中盘旋,最终化作两片金色的晨光,洒在书院的庭院里。

  明觉看着这一切,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转身走向官道,铜钵中隐约传出稚嫩的诵经声,与身后的读书声遥相呼应。

  风起云涌,新的一天开始了。在这个古老的小镇上,一个关于母爱、执念与救赎的故事,终于画上了句点。而在明觉的前方,还有更多迷失的灵魂在等待度化。

  他的铜钵上,不知何时又多了一道细小的裂纹,像是一滴未干的泪痕。

  第三篇 “哑女铃”

  第一章:铜铃魂

  青州府北十里,有座蛇骨镇。

  相传此地曾是一处巨蛇修行之所,蛇死后,遗骨化作了镇中盘旋的青石街道。每逢雨季,街面会渗出幽绿的水迹,像是蛇的鳞片在闪烁。

  明觉沿着这蜿蜒的街道走向镇中心。正值夏末,街道两旁的石墙上爬满了青藤,藤叶间偶尔会飞出一两条青色的小蛇,在阳光下一闪而逝。

  前方的露天集市上人声鼎沸。这里是青州有名的绸缎集散地,商贾云集,每月初八都要举办一次大市。各地的布商都会带着稀奇的绸缎前来交易,其中不乏西域来的奇珍异品。

  明觉在一个茶摊前坐下。摊主是个慈眉善目的老者,正在熟练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