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认为我会知道盐税案的线索?”
“因为姑娘的画,还有刚才那些东厂番子的搜查。在下相信,这其中必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赵砚卿说道,目光坚定地看着画眉。
画眉看着他,心中天人交战。她知道,自己已经卷入了这个巨大的漩涡之中,想要置身事外已经不可能了。而眼前的这个赵砚卿,或许是她唯一的机会。
终于,她下定决心,在纸上写道:“好,我可以与公子合作。但公子也要答应我,帮我查明一些事情。”
赵砚卿微微一笑,说道:“姑娘但说无妨,只要在下能做到,定不推辞。”
画眉深吸一口气,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字:“我要查明自己的身世。”
赵砚卿看着纸上的字,微微一怔,然后点了点头,说道:“好,在下答应你。”
第二章:无间帖
雅室内,赵砚卿与画眉达成合作的约定后,气氛稍显缓和。窗外的雨仍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船板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是命运的鼓点,催促着两人前行。
画眉静静地收拾着画具,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透露着一种沉静的气质。赵砚卿站在一旁,目光时不时地落在画眉身上,心中暗自思忖:这个看似柔弱的哑女,究竟有着怎样复杂的过去,又隐藏着多少秘密?
“姑娘,时候不早了,今日之事多有惊扰。明日此时,我再来拜访,还望姑娘届时能多提供些线索。”赵砚卿打破了沉默,轻声说道。
画眉微微颔首,用手指了指桌上已完成的秘戏图,又在纸上写道:“此画公子若有需要,可带走研究,或许能发现更多线索。”
赵砚卿微微一怔,随即露出感激的微笑:“多谢姑娘慷慨,我会妥善保管。”说着,他小心翼翼地将画收起,放入怀中。
待赵砚卿离开后,画眉独自坐在雅室中,望着窗外的雨幕,陷入了沉思。她想起了赵砚卿腰间的那块玉佩,那熟悉的纹路,仿佛一把钥匙,似乎能打开她记忆深处的某个匣子。她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想要尽快查明自己的身世,揭开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秘密。
夜幕降临,秦淮河上的画舫灯火通明,歌声笑语不绝于耳。然而,画眉的闺房内却一片寂静,只有微弱的烛光摇曳。
画眉正坐在妆台前,对着镜子卸妆。她的动作缓慢而轻柔,仿佛在呵护着一件珍贵的宝物。当她取下头上的发簪,一头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她伸手梳理着头发,却突然发现,水中浮起的青丝竟结成了十六股发辫,这暗合隆庆六年宫变的日期。她的心中猛地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声响,像是有人踩在瓦片上的声音。画眉警觉地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她放下手中的梳子,起身走到窗边,轻轻地推开窗户。
借着微弱的月光,她看到一个身着黑色长袍、头戴斗笠的人正站在不远处的屋顶上。那人的袖口处,露出半枚螭龙玉佩,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画眉的眼睛瞬间瞪大,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和疑惑。那半枚玉佩,竟与自己肩胛处的胎记惊人地相似。
“你是谁?”画眉虽不能言语,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质问。她用手指了指那人的玉佩,又指了指自己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