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他折断箭杆蘸血书写:"命两百敢死队绕道白沙谷,用桐油桶装芒硝..."
"你当自己是谁?"满脸络腮胡的壮汉劈手夺过血书,"大哥重伤昏迷,倒让你这假和尚逞能?"
李舜这才想起,史载李顺曾出家为僧,起义后才蓄发还俗。
山涧里的火舌已舔上崖壁,热风卷着燃烧的柏脂噼啪作响。
李舜突然扯开衣襟,露出左胸狰狞的胎记——状若三星堆青铜神树。"大哥在江源县说过什么?"他逼视众人,"得神树者..."
"当为蜀主!"此起彼伏的惊呼中,几个老茶农已经跪地叩拜。李舜强压震惊,这具身体竟真有史书未载的异相。
混乱间,东南方突然传来闷雷般的轰鸣。
"是白沙堰!"有人指着冲天而起的水柱喊道,"官军掘了分水鱼嘴!"
李舜脑中闪过都江堰结构图。若真让宋军毁掉水利,蜀中粮仓将成泽国。
他猛然夺过铜锣猛敲:"想活命的跟我走!二十里外盐泉村有三百石存粮,官道旁还停着五十辆粮车——都是转运使准备献给汴京的春茶。"
饥民们的眼睛在火光中发亮。
李舜知道,这些数字不是猜测——现代考古队在盐泉村遗址发现过碳化粮仓,而《宋会要》明确记载淳化四年成都府漕运量锐减五成。
当起义军调转方向时,李舜最后望了眼火海中的山涧,历史在这里裂开了细缝。
他仿佛看见两个时空的因果链正在重新编织:现在的李舜是李顺,那个史书中的蜀地反王。
白沙谷的夜风裹着桐油味,五十个陶土坛正在起义军手中传递。
李舜盯着掌心结块的芒硝,这是他在江源县突围时从官军火药库顺走的——北宋火器还停留在蒺藜火球阶段,而他知道硝石配比才是关键。
"大当家真要亲自点火?"张余的刀疤在火把下跳动。
这个历史上本该接替李顺的农民领袖,此刻正警惕地打量着李舜胸前那若隐若现的神树胎记。
李舜没有回答,他正用草茎计算抛物线角度,永康军城墙高约三丈,守军弓弩射程六十步。
现代人眼里笨拙的冷兵器战争,此刻却要用二百条人命验证物理公式。
子时三刻,沾满桐油的麻布团划亮夜空。
第一波燃烧弹在护城河炸开青蓝色火焰时,守军还当是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