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速将周景骁的牙刷塞进防护服夹层。检测仪屏幕上的基因座像失控的摩斯密码疯狂闪烁,D18S51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值相差17个重复序列——这绝不可能存在于亲生母子之间。
我抓起酒精喷雾猛擦操作台,镜面倒影里浮现出婆婆保养得当的脸。她上周刚注射的童颜针剂正在培养皿里析出胶原蛋白,而周景骁的线粒体DNA序列竟与这些提取物100%匹配——除非他们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碎纸机吞吐声引我摸向书房暗门,婆婆的Gucci外套还搭在旋转椅上,体温监测环显示她心率维持在52次/分——这不该是发现儿媳潜入机密文件室该有的生理数据。
第三个抽屉夹层里,《领养登记表》的油墨已氧化成褐色。1998年6月1日,周氏医疗集团从"天使之家"福利院领养的男婴编号为A-17,健康状态栏标注着"基因编辑失败品"。附件照片里,婴儿后颈的条形码胎记与周景骁昨晚抓伤的痕迹完美重合。
通风管道突然传来重物拖拽声,我举起紫外手电筒对准天花板。布满灰尘的滤网上粘着半片美甲,正是苏蔓坠楼时断裂的那枚——而此刻它正渗出淡粉色组织液,像极了DNA提取缓冲剂。
当我将周景骁的牙刷与苏蔓胎儿的绒毛膜并列检测时,质谱仪突然爆出尖锐警报。两份样本的Y染色体STR分型显示,胎儿生物学父亲与周景骁存在98.7%基因相似度——他们要么是克隆体,要么共享同一套基因编辑模板。
"小林,解释下为什么私自调用证物?"母亲的白大褂挟裹着福尔马林气息逼近,她手中的尸检报告正滴落防腐液。我转身时撞翻器官标本柜,1998年6月的福尔马林罐滚落脚边,浸泡其中的胚胎手掌心,赫然纹着与周景骁同款条形码。
冷藏库警报骤然响起,苏蔓的尸体再次消失。监控画面里,穿防护服的女人正推着运尸车走向焚烧炉,她左手无名指缺失的关节与我母亲完全吻合。
我伪装成清洁工刷卡进入禁区时,晨光正穿透防辐射玻璃。基因编辑实验日志第17页记载:"A-17号因端粒酶异常激活,需定期注射端粒抑制剂"。而周景骁的药盒里,那瓶标注维生素B的蓝色药片,正是端粒酶阻断剂。
档案柜最底层的防火保险箱里,二十年前的《基因优化合作协议》正在紫外线下显影。乙方签名处,母亲年轻时的笔迹与苏蔓坠楼现场的尸检报告签名重叠——她早在成为法医前就参与了基因编辑项目。
通风口突然灌入浓烟,火警铃声响彻走廊。我抱着档案袋撞向安全通道时,防火门把手上缠着缕银白发丝——与母亲解剖时掉落在我防护服上的一模一样。
监控画面定格在23:07:15,母亲的白大褂在冷库门口拖出霜蓝色残影。我反复计算冷冻柜轨道摩擦系数——成年女性尸体移动需要至少53.6牛顿推力,而母亲左臂因旧伤只能承受40公斤负荷。
"林医生,3号柜温度记录仪显示异常。"值班员老张将红外热成像图推到我面前,苏蔓尸体消失前的温度曲线呈断崖式下跌,这种骤降只可能发生在活体转移过程。
我突然注意到冷库门禁记录里的双重认证漏洞——母亲的门禁卡与我的生物识别信息同时出现在23:06:59。而此刻我防护服口袋里的指纹膜,正印着周景骁拇指螺纹的37度体温。
无影灯下,苏蔓的第四根肋骨缺口像被野兽啃噬过。我戴上三层乳胶手套测量骨裂角度,手术刀突然被某种粘液黏在解剖台上。当紫外线灯扫过刀柄,暗红色的"偿命"字样正顺着凝血酶显形。
"小林,立即停止尸检!"母亲夺门而入时,我正用骨钳夹起块透明软骨。这块本该在喉部的甲状软骨,竟出现在死者盆腔,表面还附着医用硅胶残留物——这是顶级整容医院才有的假体固定剂。
冷藏柜突然发出蜂鸣,苏蔓失踪时穿的红裙诡异地出现在我更衣柜。裙摆处沾染的福尔马林浓度高达37%,远超殡仪馆防腐处理标准。更可怕的是裙衬内侧,用胎毛绣着与我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