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暗涌之光

3

暗涌之光 lvcky 2064 2025-02-18 08:40

  

么都不管,让我自己找课题。”

“那也不错,至少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

“希望如此吧。”孙文博合上书本,看着窗外,“不管怎样,我们终于正式踏上科研的路了,接下来就看我们能不能做出点成果了。”

陈尽言点头,心中充满期待。他们的研究生生活才刚刚开始,一切都还是崭新的,充满可能的。

他们并不知道,此刻他们站在的,只是深渊的边缘。而在不远的将来,他们会被现实狠狠撞击,直到粉碎所有幻想。

第三章 暗流初现

进入实验室后的第一周,陈尽言几乎每天都在熟悉设备,从低温恒温器到四探针测试系统,再到精密电流源和锁相放大器,每一个仪器的使用方法都需要摸索。虽然刘薇师姐会偶尔指点,但更多时候,他只能靠自己翻阅手册,或者从往届师兄师姐的实验日志里寻找线索。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毕竟,科研本就是一个不断自学的过程。他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尽快适应实验室的节奏,跟上导师的步伐。

但没过多久,他就意识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实验室的资源极其紧张,低温恒温器的使用需要提前至少一周申请,而等轮到他时,往往已经是深夜。他常常在凌晨一点,拖着疲惫的身躯进入实验室,检查仪器,倒入液氦,调整参数,然后开始漫长的数据采集。一旦出现测量误差,意味着整个实验需要重新开始,而这往往要花费十几个小时。更糟糕的是,设备维护不佳,冷阱的抽气系统时常出现故障,他有好几次在测量过程中,系统突然崩溃,所有数据全部作废。

他曾试图向刘薇咨询,问实验室有没有维修预算,但对方只是摇了摇头,告诉他:“导师那边的经费大部分都用在其他项目上了,剩下的资金得优先给博后用。你们这些硕士生,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这话让他感到一丝不安,但他并没有深究。他仍然相信,导师应该是有自己的考量,或许是经费有限,又或者是资源分配有一定的优先级。反正,作为研究生,他只要做好自己的实验就好了,其他的事情,轮不到他操心。

与此同时,孙文博的研究进展也并不顺利。他的导师丁教授一开始对他还算温和,但随着时间推移,态度却逐渐冷淡下来。无论他提交什么研究计划,导师总是随口敷衍几句,要么说“方向不行”,要么说“数据不够”,却从不提供具体的修改意见。更严重的是,他发现自己连实验室的仪器都无法顺利使用,每次预约,总是被博士生或其他学生优先占用,而他被排到了最末位。

“我真的搞不懂,导师让我做实验,可是不给设备用,不给经费,不给指导,那我怎么做?”某天晚上,他和陈尽言在食堂吃饭,语气里充满了挫败。

“你试着和导师再沟通一下?或者申请换个方向?”

“我试过了,他说让我‘再想想’,然后就没下文了。”孙文博苦笑,“我这算什么?被放养了吗?”

陈尽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很想安慰对方,说一切都会好起来,但他自己也隐隐感觉到,他们的研究生生活似乎并没有他们当初想象的那么顺利。

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选择埋头苦干。他相信,只要做出足够好的数据,导师就会重视他,他的研究就能取得进展。

几周后,他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成功测到了二维材料在极低温环境下的一个奇特量子现象,这一发现如果能深入研究,很可能会成为一篇高水平论文的基础。他兴奋地整理数据,写了一份初步报告,并在周五的组会上展示。

当他站在会议室前,用激光笔指着投影幕上的数据曲线,向大家讲解他的发现时,他能感觉到,所有人都在认真听。他甚至看到了导师徐学峰微微颔首,似乎终于对他的工作产生了一丝兴趣。

组会结束后,他带着忐忑的心情走到导师面前,试探性地问道:“老师,我觉得这些数据挺有潜力的,能不能试着写篇文章?”

徐学峰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你写吧,写好了我帮你修改。”

这简短的回应让他大大松了一口气。他立即投入到论文的撰写中,每天查阅大量文献,调整实验参数,确保数据的可靠性。他花了将近两周时间,终于写出了一篇初稿,并怀着激动的心情交给导师。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篇论文交出去之后,就像是石沉大海。

他等了一周,两周,一个月,导师始终没有给他任何反馈。他曾几次鼓起勇气去办公室询问,徐学峰总是随口敷衍:“最近忙,没时间看。”或者“你的数据还需要再完善,先放一放。”

然而,就在某次组会上,导师突然宣布,实验室的一位博士生林可即将发表一篇论文,主题正是二维材料的低温输运性质。当林可投影出论文的摘要时,陈尽言瞬间愣住了,因为他发现,这篇论文的核心实验数据,竟然和他的一模一样!

那一刻,他的大脑一片空白,血液仿佛在瞬间凝固。他无法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但事实就摆在眼前。他的实验,他的努力,他熬了无数个夜晚测出来的数据,现在却被别人署上了名字,变成了别人的成果,而他,甚至连署名都没有。

他感到愤怒,感到屈辱,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他的论文迟迟得不到导师的反馈,为什么他的数据会被“放一放”。他原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得到导师的认可,可是现在,他才终于意识到,在这个实验室里,努力从来不是最重要的,权力才是。

组会结束后,他忍不住找到徐学峰,试图询问这篇论文的情况。他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老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