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琉光裂岸录》前篇《徐记窑厂》

  

,她发现冰裂纹里的气孔暗藏磁粉 —— 用绣针引动时,碎瓷竟在地砖上爬出半寸,裂痕指向正东偏南七度。这正是父亲常说的 "磁偏角"!

橱柜里的《窑工遗录》突然自动翻开。发黄的纸页间滑出张血绘的舆图,标注着 "弘治十四年琉球贡船沉没处"。徐三娘用瓷片按压标注点,裂纹磁粉竟吸附在 "硫磺" 二字上,气孔渗出黑色油膏 —— 嗅之竟是暹罗龙涎香混着火药味。

"原来如此......" 她颤抖着将瓷片浸入醋缸。半刻后,胎体夹层浮出张半透明的肠衣纸,上面用反切注音法写着:"倭船载硫磺,伪称佛骨。"

五更梆子响时,徐三娘摸到龙华寺后山。慧岸武僧的荒冢已被刨开,棺内只余半截脊骨 —— 断面呈蜂窝状,正是混入釉料烧制后的特征。坟头新鲜的香灰里,混着星点金箔,与山田所持琉璃函上的如出一辙。

破晓时分,徐三娘攥着那截脊骨撞开颜料房。晨光刺破窗纸的刹那,她看见父亲正在调配新釉:陶钵里的骨灰掺着磁石粉,琉球海盐在釉水里析出硫磺结晶。老人抬头时,右眼瞳孔竟泛着瓷釉的冰裂纹。

"阿爹,慧岸大师的骨头......"

"住口!" 徐秉昆摔碎陶钵,飞溅的釉水在砖地绘出带齿痕的月相图,"明日使团验货,你若敢......"

话音被窑神庙的钟声斩断。徐三娘退出门时,瞥见阿福蹲在檐下磨釉刀,刀刃沾着龙华寺特有的金钟花粉 —— 那花只在武僧练功处盛开。

第二章・骨烬遗光

松江府同仁堂后院的晒药场上,陈冬生用银刀剖开牡蛎壳的动作忽然停滞。砧板上的海蛎肉泛着珍珠色,让他想起徐三娘昨日偷塞给他的瓷片 —— 那抹釉色里晃着的,也是这般莹润的光。

"陈小哥,徐家窑的釉料方子真要改?" 药铺掌柜踢了踢箩筐,"这牡蛎壳磨粉入药尚可,烧瓷......"

"徐师傅说海气能镇窑妖。" 陈冬生撒了个谎,袖口露出的瓷片边缘割破指尖。三天前暴雨夜,三娘攥着这枚沾血的贡瓷残片闯进药铺,眼里的火比窑膛还烫。他记得她发梢的硫磺味,混着少女特有的茉莉头油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