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风,看着很是单薄。我知道是我们同班同学,但却不了解他的性格,只随口问了句:“考试都考完了,咋还不回家呢?”
他站住,抬头看我,回答道:“过年了,没钱买年货,准备做个兼职,腊月底再回。”边说边摸兜摊手,然后又低头离开。当时的我没太在意,在 2013 年,我很难去想象会有人没钱买年货,只当他在立人设,就调侃了一句:“找到了,我与君同往。”
新学期开始,他常穿着西服正装,系着蓝色点状领带,当然我也没特别关注。直到一天中午,在校园走廊,他走在一队人的边缘,中间三个女生手挽手,不时转头调侃他,他却淡定地紧跟着前面像老师的高个子男人,努力稳住内心,然后有礼貌的回应着跳起的女生发出连环问。
后来才知道,他在学校科技部做了学生会干事,怪不得后来常看到他为修改汇报 PPT、包装项目方案忙碌到深夜,仿佛在密谋国家大事。听说科技部负责学校科技项目,涉及老师申报资金,所以科技部的成员间必须紧密且有效沟通,甚至还要与教育厅等部门对接争取资金。作为科技部唯二的男生,他得做好团队凝固剂,确保万无一失。
第二年我们调到同一宿舍,他在学生会已“如鱼得水”,不时向我们借钱请客,说是轮到他负责支付聚餐费了。班上好几个人都成了他的债主,有人催还钱,他总开玩笑:“别急,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然而不久的将来他也确实能还上那些缺钱同学。
自从他进了学生会,科技部在学校组织部、党群部等 5 个部门中有了话语权。在他之前,科技部只有刘诚老师,那位高年级博士一直负责项目申报。他去后,刘诚越来越有领导气质,常常教导新人工作方法,也会在学校领导面前展现价值。但李司却变得更加愁闷,没做成兼职,开销还增大了,做方案时常常捶胸顿足:“这工作不简单啊!”
闲时在宿舍交流,我问:“你不是做兼职吗?怎么到学生会了?”他自豪地说:“我在学生会有工资啊,600 呢。”另一个室友调侃:“咋还入不敷出了呢?”他瞬间 45 度低头沉默,带着无奈摇头。“其实我还可以利用这个职位赚更多钱,但要涉及学术造假。”大家都没接话。当然在李司离开科技部后的第二年,出现了特别滑稽的一模,据说刘城老师在考学校辅导员面试过程中,在回答如何处理学术造假的问题时,面对一群熟悉的校领导,紧张到脑袋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