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校园谋杀案,谁是凶手?

  

严珩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着,他的目光突然变得犀利,“楚君尧的死,不仅仅是一起谋杀。这是一场心理战,陆教授。而这场战争的规则,您大概能猜到一部分。”

“和实验有关?”我试探着问。

他缓缓点头,“刘教授的实验,不仅仅是研究行为模式。它还涉及更深层次的东西——压力、竞争,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人性被推向极限的反应。楚君尧是这个实验中的佼佼者,但他太骄傲了。他发现了一些异常,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成了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异常?”我追问。

“实验的数据有问题,”严珩解释道,“楚君尧比谁都精于分析,他发现自己对手的某些行为模式并不符合逻辑,甚至像是……被人为操控过的。”

这句话让我猛然一惊。我隐约意识到,楚君尧所发现的“真相”,很可能是实验中的某种伦理问题。

他可能怀疑,自己被置身于一个人为设计的博弈之中,而这种博弈,可能让他失去了控制。

“他把这件事告诉过谁吗?”我急切地问。

严珩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藏着一种讥讽,“楚君尧从不信任别人。他太聪明了,聪明到以为一切都可以掌控。可惜,他忘了,掌控一切的人通常是另有其人。”

“你呢?你参与了实验,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为什么不说出来?”

“说出来?”严珩耸了耸肩,“说出来有什么用?我只是个参与者,而他是‘优胜者’。他始终觉得自己能够找到答案,但最终,他成了牺牲品。”

这番话让我感到一阵寒意。实验中的“优胜者”,竟然成为了这场棋局的失败者。

这意味着,设计这场实验的人,拥有比楚君尧更高的控制力,而他对楚君尧的死,可能负有直接责任。

“最后一个问题,”我定了定神,问道,“你提到这是一场心理战。那么,你认为‘他知道’这句话,是在暗示谁?”

严珩低头思索了片刻,抬起头时眼中带着一丝冷静的决然,“楚君尧最后的遗言,不是对凶手说的,而是对自己说的。他知道自己输了,陆教授。”

这番话让我怔住了。

离开审讯室后,我将严珩提供的信息向秦队长做了汇报。

听完后,秦队长的眉头紧锁,目光复杂,“陆教授,如果实验的数据真是被人为操控,那刘教授可能不仅仅是学术问题,他可能涉入更深的伦理危机,甚至涉及违法。”

我点了点头,但心中的疑虑却越来越深。

如果刘教授真是这场实验背后的“设计者”,他为何要如此安排?而这场实验的真正目的,又究竟是什么?

第二天一早,我们再次约谈刘教授。

“实验的数据被人为操控,这件事您知情吗?”秦队长直截了当地问。

刘教授明显愣了一下,但很快恢复了镇定,“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实验的数据由技术团队负责处理,我从未干涉过任何一组数据。”

“如果我们查到数据被修改的痕迹呢?”我冷冷地盯着他,“这将意味着什么?”

刘教授的脸色变了,但他仍然试图辩解,“你们在逼我承认什么?陆教授,数据的事情我真的不清楚。我是个学者,不是操盘手。”

就在此时,秦队长接到了手下的一个紧急电话。

他挂断电话后,转向我,表情严峻,“技术组发现了实验服务器一段被删除的视频记录,似乎显示某人曾暗中登录系统,篡改数据。而这段记录的时间,恰好是楚君尧死亡前的几天。”

“是谁登录的?”我急忙问。

秦队长顿了顿,语气低沉,“还需要进一步确认,但初步显示,登录者的身份认证……来自学校内部。”

刘教授的实验服务器遭到篡改,而登录记录显示篡改者来自学校内部。

这个消息将整个案件的复杂性推向了新的高度。

如果这个人是楚君尧的直接对手,他究竟为什么要篡改数据?是为了实验结果,还是为了掩盖某种更深的秘密?

技术组在进一步解读数据后发现,登录服务器的人使用了一个临时生成的访问令牌,这意味着他对系统结构非常了解,并提前获得了完整的权限。

更令人不安的是,访问者在服务器中留下了一条备注:“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重新开始。”这句话让我联想到楚君尧的邮件,邮件中提到的“游戏”显然和这段记录存在某种联系。

这种联系可能不仅限于实验,还可能是某种心理上的较量。

“刘教授的嫌疑更大了,”秦队长低声对我说,“他显然知道得比他承认的更多。”

我沉思片刻,摇了摇头,“也许,但我们不能忽略其他可能性。如果访问记录来自学校内部,那么任何了解实验的人都有机会。这个人对系统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刘教授,也许是实验团队中的某位成员。”

这时,技术组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了更多细节。访问记录显示,该用户的IP地址与学校的一个固定机房有关,而这个机房仅在特定课程期间开放。

“这些课程是由哪些人使用的?”我问。

“根据记录,上周只有两门课程使用了这间机房。一门是商学院的数据分析课,另一门是心理学院的高级行为研究课。”技术人员回答。

我的心猛地一紧。心理学的课程?这是否意味着这个访问者可能和我所在的系有关?或者,是楚君尧自己曾试图揭开实验中的秘密?

为了弄清楚,我和秦队长决定分别调查商学院和心理学院的相关人员。

我的第一站,是去找助教林昊天。他负责高级行为研究课程的机房日常管理,可能对机房的使用情况有所了解。

林昊天是个腼腆的年轻人,他听说楚君尧的案子后显得有些紧张,但在我的劝导下,他逐渐放松下来。

“林助教,上周你的课程中,有学生使用过实验机房的设备吗?”我尽量让语气显得轻松。

林昊天想了想,回答道:“上周的课程安排中,确实有一部分同学被分配到机房完成行为数据分析任务。不过人数不多,大概十几人。”

“这些学生中,有没有人表现出对实验的特别兴趣,或者提出过一些特殊的问题?”我试探着问。

他沉思片刻,点点头,“有一个人印象比较深。他不是心理学系的学生,而是旁听的。好像是楚君尧。他提出了很多和数据处理相关的问题,甚至主动要求查阅更详细的实验资料。”

这和我的猜测吻合。楚君尧显然意识到了实验中的某些异常,甚至可能发现了服务器被篡改的事实。

但他为什么没有报警?他到底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什么?

就在我们调查心理学院的同时,秦队长那边也传来了一些新的消息。

他从商学院的数据分析课程中发现了一名可疑的学生——程峰,一个编程能力非常出色的高年级学生。

他不仅是刘教授实验团队的兼职技术员,还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编程比赛。

“程峰的能力完全可以绕过安全措施篡改服务器数据。”秦队长说道,“而且,他和楚君尧之间还有过摩擦。楚君尧曾公开指责他在实验中作弊。”

“作弊?”我感到意外,“具体情况呢?”

“据目击者说,楚君尧认为程峰故意向实验对手泄露数据,破坏了实验的公平性。但程峰否认了这一指控,还反咬楚君尧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实验资料。”秦队长递给我一份目击者的证词记录。

两人的矛盾显然不只是口头争执这么简单。

如果程峰确实篡改了数据,他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报复楚君尧,还是为了掩盖某些更严重的问题?

为了弄清楚真相,我和秦队长决定直接约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