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校园谋杀案,谁是凶手?

  程峰。

  他在警卫室中显得极为镇定,甚至带着几分冷漠。他的目光直视着我,仿佛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程峰,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找你吧?”秦队长开门见山地问。

  “因为实验数据的篡改?”他冷笑了一声,“既然你们已经找到我了,那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所以,你承认是你篡改了数据?”我追问。

  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蔑,“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我发现实验中存在问题,数据异常明显。我调整了一些参数,但那是为了实验的完整性,根本不是篡改。”

  “那为什么不报告刘教授?”秦队长追问。

  “刘教授?”程峰冷笑了一声,“他根本不在意数据的真实性。他在乎的,是实验能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名誉。”

  他的回答让我更加确信,实验中的问题远比我们预想的复杂。

  但让我疑惑的是,他的行为似乎更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清白,而非直接与楚君尧的死相关。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我逐渐拼凑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楚君尧、刘教授、程峰,以及隐藏在实验背后更深的秘密,似乎构成了一张复杂的网络。

  而在网络的中心,正是那场改变了所有人命运的“游戏”。

  程峰的供词让我感到这场调查正逐渐滑向某种深渊,而刘教授的沉默更像是一堵固若金汤的防线,挡在真相之前。

  现在,我需要回到那场“游戏”的核心去寻找突破点。

  为了进一步了解实验的真实内容,我请求调取了实验设计的详细资料。

  秦队长通过技术组恢复了服务器中的部分文件,文件中包含了一些未公开的实验文档和日志。

  其中,实验的核心目标赫然标注着:“探讨在高压力、竞争环境下,人类行为选择的边界。”

  这句话让我不寒而栗。实验的设计不仅涉及一般的行为学问题,更触及了人性的极限。

  而在实验日志中,有一段尤为令人震惊的内容:

  “编号C1023参与者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甚至在虚拟环境中尝试规避系统规则以达到目的。”

  “C1023”是谁?我翻阅着记录,逐渐发现,这正是楚君尧的编号。他不仅是实验的参与者,还是实验中表现最极端的人之一。

  “陆教授,您看这个,”秦队长递给我一份实验结果的统计表,“这是楚君尧在实验中最后一轮的表现。数据显示,他的得分远高于其他参与者,同时,他的决策方式也显示出异常——他似乎在主动引导对手犯错。”

  “主动引导对手犯错?”我重复了一遍,突然意识到,楚君尧或许并不是单纯的参与者。

  他很可能已经看透了实验的规则,甚至试图反向利用这些规则。

  但问题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搞清楚这一点,我联系了实验的另一位参与者——程薇。

  程薇原本是楚君尧的女朋友,但在实验中,他们被系统随机分配为对手。

  根据实验记录,他们在几轮竞争中都表现得极为激烈,而这段对抗也许可以解释楚君尧最后的行为。

  程薇看起来比上次见到她时更加疲惫。她沉默地坐在审讯室里,直到我开口,她才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些许愤怒。

  “陆教授,你们为什么要找我?我和他的死没有关系。”她的语气冰冷,带着明显的防备。

  “程薇,我们知道你是实验的参与者之一。”我试探着说道,“楚君尧在实验中是否表现出什么异常?”

  她的表情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平静。“你们为什么不问刘教授?他才是实验的操控者。”

  “我们会问,但你知道的事情也很重要,”我继续追问,“你和楚君尧的关系,是否影响了实验的进行?”

  她沉默了片刻,最终开口:“影响?当然有。他是个控制欲极强的人,即使在实验中,他也不允许自己失败。那几轮竞争,他一次次压制我,甚至逼迫我按照他的规则来行动。我受够了,所以后来我放弃了比赛。”

  “你放弃了?”我感到疑惑,“为什么?”

  “因为那已经不再是实验了,”她冷笑一声,“对他来说,那是一场战争。他不在乎输赢,只想证明自己能掌控一切,甚至包括我。”

  程薇的语气中夹杂着恨意,但这份恨意并没有让我忽视她的言语中隐含的另一层含义:楚君尧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常竞争的范畴。

  “程薇,楚君尧是否曾告诉过你,他发现了实验中的问题?”我盯着她的眼睛,试图捕捉到任何细微的情绪变化。

  她的脸色微微一僵,片刻后才缓缓开口:“是的,他提到过。他说实验的数据被人为操控,有人试图利用实验结果做文章。他还说,他会找出幕后的人。”

  这句话让我心中一沉。

  楚君尧显然已经意识到实验的异常,并试图找到“操控者”。

  正因为他的聪明,可能无意中触碰到了某些禁忌,甚至引来了杀身之祸。

  就在我们试图继续深挖时,技术组传来了最新的进展。

  他们通过比对登录记录和身份认证,锁定了一名关键人物——实验的技术总监吴博。

  吴博是一名兼职教授,同时也是刘教授团队中的核心成员。

  他的职责包括实验数据的管理和技术支持,而根据登录记录,他是篡改数据的主要嫌疑人。

  “如果吴博是数据篡改者,那他的动机是什么?”秦队长低声问。

  “很可能是为了隐藏实验中的某些问题,”我回答,“但问题在于,楚君尧的死亡和实验中的异常,到底有没有直接关系?”

  为了弄清楚真相,我们决定约谈吴博。

  吴博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上后,案件的走向愈发扑朔迷离。

  他不仅是实验的技术总监,负责核心数据的管理和运行,更是唯一一名有权限篡改实验数据的人。

  我们紧急联系到他时,他正独自一人在校外的一家咖啡馆,神色如常,但这份冷静让我愈发觉得不安。

  “吴教授,”我直奔主题,“您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您的登录记录显示您曾篡改实验数据?”

  吴博放下手中的咖啡杯,嘴角浮现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篡改?这词用得未免太随便了,陆教授。我不过是调整了一些数据,为了优化实验的结果。实验数据本来就不是绝对的,您应该明白。”

  他的从容让我有些愤怒。“那您是否意识到,这种‘优化’可能会误导实验参与者,甚至让他们产生错误的判断?”

  吴博挑了挑眉,目光微微转冷,“如果参与者因为数据而做出极端反应,那只能说明他们心理素质不够,实验不过是加速了这个过程而已。”

  “那楚君尧的死呢?”秦队长冷冷开口,“您是否意识到,这种‘加速’可能直接导致了一条人命?”

  吴博闻言,脸上的从容略有松动。

  他顿了顿,低声道:“楚君尧的死和我无关。我只是负责技术,不参与实验设计,更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死。”

  他的回答看似合理,但却隐藏着太多的模糊空间。

  吴博对楚君尧的态度带着一种明显的敌意,这让我更加怀疑,他是否在这场“游戏”中扮演了更黑暗的角色。

  “吴教授,”我盯着他,语气缓缓加重,“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人性的探索,”他答得简短而笃定,“我以为您早就知道。”

  “不仅仅是人性吧?”我继续追问,“楚君尧发现了实验中的异常,试图揭开这些异常背后的真相。您认为,这和您的‘优化’有什么关系?”

  吴博的目光终于有些闪烁,他避开我的眼神,低声道:“实验的数据异常并不完全是我的责任。有些东西……超出了我的控制。”

  “比如什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