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苏然心中一动,他一直关注科举制度的利弊,深知牛党致力于打破士族门阀对官场的垄断,为寒门学子创造更多机会,这与他的理想不谋而合。他恭敬地起身,向王大人作揖行礼,诚恳地回应道:“大人所言极是,苏然愿听大人教诲,为科举改革略尽绵薄之力。”
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充满了意外与转折。不久后,在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上,苏然因出众的诗才引起了李党领袖李德裕的注意。
宴会当日,宫廷内张灯结彩,群臣齐聚一堂,为庆祝佳节而欢宴。宴会上,为增添雅趣,众人纷纷吟诗赋词。苏然的诗作意境高远,词句优美,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更蕴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唐的山河壮丽,又以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潜在的社会问题,诗作一出,满座皆惊,众人纷纷赞叹不已。
李德裕,这位身材高大,气质冷峻的李党领袖,平日里对人才极为看重,且独具慧眼。听到苏然的诗作后,不禁对眼前这位年轻的进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宴会结束后,李德裕特意邀请苏然至府中一叙。
在李府,苏然被眼前宏伟壮观的景象所震撼。府邸气势恢宏,庭院深深,雕梁画栋间尽显豪门大族的奢华与威严。李德裕将苏然引入书房,书房内藏书万卷,弥漫着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两人落座后,李德裕便与苏然畅谈治国理政之道。
李德裕对藩镇问题的见解深刻而独到,他神情严肃地说道:“如今藩镇坐大,拥兵自重,犹如毒瘤一般,侵蚀着大唐的根基。若不及时采取强硬措施加以削藩,必将危及大唐的长治久安。苏公子,你对此有何看法?”
苏然被李德裕的雄才大略和坚定决心所打动,他思索片刻后,认真地回答道:“大人所言极是,藩镇之乱由来已久,已然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唯有采取强硬手段,方能震慑藩镇,重振大唐的中央集权和威严。”
李德裕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对苏然的回答十分赞赏。苏然心中对李党理念也有了更深的认同,他觉得李党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方面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切实可行的策略。
徘徊党争间,壮志渐消磨
随着苏然与两党接触日益频繁,麻烦也接踵而至。牛党见苏然与李党来往密切,心中对他的不满逐渐滋生。在朝堂上,每当苏然提出建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