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无奈,但并未因此而放弃。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为国家和百姓着想,总有一天,能找到机会证明自己,为国家做出贡献。
赋税起纷争,理想遇重挫
日子在党争的阴影下一天天过去,苏然在夹缝中艰难前行。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牛李两党之间的争斗也愈发激烈,双方在各个方面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
一日,朝堂上就一项新的赋税政策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牛党认为,近年来,大唐连年征战,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赋税负担沉重。因此,应减轻农税,让百姓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牛党领袖牛僧孺言辞恳切地向皇帝进谏:“陛下,农乃国之根本,百姓乃国之根基。如今百姓在战火中饱受磨难,生活艰难。若不减轻农税,恐生民怨,动摇国本。恳请陛下三思。”
李党则主张增加商业税,他们认为,随着大唐商业的繁荣发展,商人获利颇丰,增加商业税既能充实国库,又不会对百姓的基本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可谓一举两得。李德裕站出来,据理力争:“陛下,如今商业昌盛,商人富甲一方。适当增加商业税,不仅不会影响民生,反而能为国库增添收入,用于国家建设和边疆防御。还望陛下采纳。”
两党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上顿时吵成一片。牛党成员强调百姓的疾苦,认为不能再加重农民的负担;李党成员则强调商业的繁荣和国家财政的需求,觉得增加商业税是必要之举。双方争论得面红耳赤,气氛剑拔弩张。
苏然觉得两党观点皆有可取之处,他深知,农税关乎百姓生计,商业税关乎国家财政,二者都至关重要。于是,他站出来,试图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以化解这场纷争。
他恭敬地向皇帝行礼后,沉稳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农税与商业税皆关乎国家命脉,不可偏废。如今局势,可在适当减轻农税,让百姓得以喘息的同时,合理调整商业税征收标准,确保既能充实国库,又不至于过度影响商业发展。如此,或许能兼顾各方利益,稳定国家局势。”
然而,他的话刚说完,两党却出乎意料地一致将矛头对准了他。牛党指责他偏向李党,认为他提出增加商业税的部分是为李党说话,企图通过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