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党成员便会以各种理由加以驳斥。
一次朝会上,苏然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一项关于改善地方教育的提案。他认为,地方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基石,只有提高地方学子的学识水平,才能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进而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他满怀信心地向皇帝阐述着自己的想法,言辞恳切,条理清晰。
“陛下,地方教育关乎国家未来,如今地方学子求学条件艰苦,师资匮乏,导致人才凋零。臣以为,可在地方设立官学,选派优秀教师任教,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如此必能提高地方学子的学识,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苏然目光坚定地看着皇帝,期待得到认可。
然而,牛党成员王大人却站了出来,他微微皱眉,言辞犀利地说道:“苏大人,你这提案看似美好,实则不切实际。如今地方财政本就紧张,还要分出钱财用于教育,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况且,这提案背后,不知是否有其他不可告人的企图。”
苏然心中委屈,他试图解释:“王大人,教育乃国之根本,地方学子若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他日必能为国家效力,带来的回报不可估量。至于财政问题,可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来解决。”
但牛党的其他成员也纷纷附和王大人,对苏然的提案进行攻击。他们从各个角度提出质疑,指责苏然的提案缺乏可行性,甚至怀疑他别有用心。一时间,朝堂上充满了对苏然的质疑声。
“苏大人,你这想法过于理想化,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恐怕会引发诸多问题。”
“是啊,苏大人,还是要考虑实际情况,不能仅凭一腔热血就贸然行事。”
苏然无奈,面对众人的指责,他虽据理力争,但最终提案还是在一片反对声中不了了之。
与此同时,李党也因苏然与牛党曾有过交集,对他心存疑虑,始终未给予他重要官职。苏然空有一身才华和抱负,却只能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务中徘徊,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一日,李党召开内部会议,商讨一项重要的军事策略。苏然虽听闻了消息,满心期待能参与其中,为国家的军事决策贡献自己的智慧,但却未被邀请参加。他心中明白,自己在李党眼中,始终是一个不够信任的外人。
“看来,我虽有心为两党效力,却始终难以真正融入其中。”苏然心中暗自叹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