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我们这是咖啡馆,不修车!您是不是看错招牌了?”
大爷愣了一下,瞅了瞅四周简陋的布置,然后点点头说:“哦,原来是喝茶的地方啊,那行,给我来壶铁观音吧!”
王叔听了,脸都绿了,赶紧把大爷送了出去。等大爷走后,他气得直跺脚:“什么人啊!喝茶的地方和咖啡馆都分不清!”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进来的客人,要么是来问仓库租不出租的,要么是以为这里是废品回收站。
更糟糕的是,当他们终于迎来第一位真正的顾客时,王叔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咖啡机却漏电了。高铭差点被电得跳起来,最后只能用家里的老式水壶现煮了一壶咖啡。
那位顾客喝了一口,皱着眉头问:“这咖啡怎么有股铁锈味?” “这叫复古味道!”王叔硬着头皮解释,“我们这是纯手工煮的,你在别的地方可喝不到嘞!”
---
晚上收摊后,王叔坐在仓库门口,点了一支烟,神色复杂地看着天边的晚霞。
高铭看着他,忍不住问:“王叔,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这店不靠谱?怎么还这么有劲儿?”
王叔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高铭,我不瞒你了。我儿子前阵子查出了病,需要一大笔医疗费。这家店,是我最后的希望了。”
高铭愣住了。他一直以为王叔只是为了折腾点乐子。
他沉默了片刻,拍了拍王叔的肩膀,说:“王叔,你放心,我一定陪你把这店搞起来。哪怕赔了钱,我也陪你一起扛。”
那一晚,高铭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他看着天花板,突然觉得,自己平日那些玩笑般的生活,似乎从未真正帮助过身边的人。
第三章:无声的裂痕
夜晚的小镇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只有零星的虫鸣声时不时钻入耳朵,偶尔有一辆汽车驶过,沉闷的引擎声在街巷间回荡,然后迅速被夜色吞没。
高铭回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晚霞透过窗帘洒在地板上,给这间冷清的屋子染上了一层红色的光辉。
厨房里,水槽里堆满了没洗的碗碟,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油烟味。
高铭脱下鞋,随口喊了一声:“李慧,今天晚饭吃啥?”然而,回应他的只有客厅里的静默。
他皱了皱眉,走进卧室,看到李慧坐在床边,双手抱膝,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她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像一幅被定格住的画,毫无生气。
“李慧?”高铭试探性地唤了一声,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又发呆呢?瞧这霞,多漂亮,像咱小时候吃的糖葫芦。”
李慧的眼神黯淡着,她低下头,声音颤抖:“你总是这样,什么都不当回事……你知道吗,我快撑不下去了。”
高铭的笑容僵在脸上。他试图用轻松的语气化解这份沉重。他的脑海里浮现出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为了孩子的学费争吵,为了家里的开销烦恼,为了婆媳矛盾冷战……他以为自己用幽默掩盖了那些问题,可现在才发现,那些问题从未真正消失。
李慧的声音带着一股令人心碎的疲惫,“每次遇到问题,你就只会说‘船到桥头自然直’,然后什么都不做……你知道这种感觉有多绝望吗?”
高铭低头沉默,他的手无力地垂在身侧。他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件事:小满刚上小学,班里要交一笔书本费,家里的钱却刚好用完了。李慧急得团团转,而他却笑着说:“实在不行,我去街上卖笑话吧,保证一本书换两个笑。”他以为自己的幽默能缓解她的焦虑,可是她只是低头擦了擦眼睛,什么也没说。
李慧看着他,眼里满是疲惫:“你总是在笑,永远站在远处,用笑话把一切推开。”李慧苦笑了一声, 她转身走出了卧室,留下高铭一个人呆坐在床边。
窗外的晚霞渐渐暗了下来,屋子里只剩下昏黄的灯光和高铭沉重的呼吸声。
高铭坐在书桌前,昏黄的台灯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桌上摊着一张药单,那是李慧今天从诊所拿回来的。他盯着纸上那些陌生的、拗口的药名,仿佛也是他们之间某种晦涩难懂的密码,高铭试图窥探出李慧的真实状况。
然而,他的脑子却一片空白,像是卡带的录像机,反复播放着无声的静帧画面。
他试图笑一笑,像往常一样用无厘头的幽默打破心中的沉闷,可笑容刚刚爬上嘴角,就被内心的酸楚生生压了回去。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发出一声叹息,像是泄了气的皮球,瘫软无力。
---
隔天的窗边,李慧一言不发地坐着,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的夜空。她的手中捧着一杯早已冷掉的茶,却毫无察觉。她的肩膀瘦削得像一根枯枝,整个人仿佛一具没有灵魂的木偶。
高铭甚至怀疑,只要一阵风吹过,她就会化作尘埃,随风飘散。
“慧儿,喝点热的吧,冷茶伤胃。”高铭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一些,像往常一样,试图用琐碎的关心化解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李慧没有回应,甚至连头都没有转一下。她像是陷入了自己的世界,外界的一切与她无关。
高铭忍不住走过去,握住她冰凉的手指,试图将一点温暖传递给她。
“怎么又不穿暖一点?天凉了。”他的声音低柔,却带着一丝无奈。
李慧终于动了动,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那眼神复杂得让高铭心里一阵发紧。歉意、疲惫、还有一种说不清的绝望交织在她的眼眸中,像是秋天的落叶被风吹散,零落而无助。
“高铭,我是不是给你添了很多麻烦?”她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