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有方,才让我们部门多了个大功劳!”
我看着他得意的表情,心里一阵冷笑。
这些人只会看结果,却永远不关心是谁在背后拼命。
“林然,过来一下。”赵晟站在会议室门口,冲我招了招手。
我走过去,他的脸上依然挂着那副公式化的笑容。
“林然啊,这次客户那边的合同签得不错,不过最近公司收到了一些举报,说你在合作中存在私下收回扣的问题。总部非常重视这件事,你先回去写个说明吧。”
我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赵总,这是污蔑!我从来没有——”
“别激动啊,公司还没定性呢。”赵晟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说道,“不过呢,既然有了这样的风声,总部建议我暂时接管你的客户资源,等调查清楚后,再把权限还给你。”
我盯着他那张笑容满面的脸,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他在趁机夺走我的一切。
2.
赵晟坐在他的办公室里,脸上挂着惯有的得意笑容。他手里拿着刚才年度总结大会的演讲稿,神情里透露出一丝满足。
“这一场演讲,我倒是越来越熟练了。”他低声自言自语道,将稿子随手丢在桌上,翘起二郎腿。
从林然手里抢功劳,对他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赵晟是那种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他不会亲自做脏活累活,但只要事情成功,他一定会想尽办法将功劳占为己有。
而这一次,他抢林然功劳的手段更加高明。
一周前,林然刚从客户的种植基地回来,手里带回了一份签好的合作协议。
为了这份合同,他在客户那边呆了整整一个星期,陪客户吃饭、喝酒,甚至亲自考察了他们最新一批猕猴桃的包装流程。
第五天晚上,林然在与客户的采购经理沟通时,发现合同条款中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客户的产能不足,而公司这边的供货时间又要求严格,时间稍有拖延,便可能导致违约。
为了达成双方的需求平衡,林然连夜修改方案,并主动提出一个“双向履约计划”:客户按时供货,公司给予一定的预付款激励,同时在必要时帮客户协调仓储资源,避免因为生产波动导致合同违约。
这个方案最终打动了客户。签下协议的那一晚,林然几乎虚脱了,回到酒店后直接昏睡过去。
可是他没想到,就在他回程的路上,赵晟已经开始“布置”他自己的功劳了。
赵晟通过部门助理小刘,第一时间拿到了林然刚签好的合同。他仔细看了看合同条款,又看了看上面的盖章,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看起来,林然干得不错嘛。”他轻轻敲了敲桌面,语气里带着一丝阴冷。
“赵总,这个合同好像是林经理亲自跑下来的,客户那边听说他为了这事差点住院了……”助理试探性地说道。
“他是经理,这是他的职责。别的部门忙的时候,也没见他帮忙。”赵晟冷笑了一声,然后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公关部经理的号码。
“小陈啊,听说最近公司高层对供应链的绩效很关注,尤其是咱们大客户的项目,这种正能量的事迹,咱们是不是得宣传一下?”
对方连连应声,问道:“赵总,那您看这次的宣传稿,写谁为主呢?林经理?”
赵晟靠在椅背上,悠悠地说道:“林然的事迹确实值得表扬,但咱们也要让公司知道,带领团队的是谁,对吧?就按照我的名字出稿。你知道,外面的人看重的是部门的整体实力,个人名义就没必要提了。”
挂断电话后,他盯着桌上的合同,眼神渐渐变得阴冷。
“林然这种人,太蠢了。”他自言自语道。
在赵晟眼里,林然就是个标准的“工具人”——能力强,却没有野心,对客户尽心尽力,却从来不争功。这种人,简直是天生的“背锅侠”。
到了年度总结大会那天,赵晟站在台上,用慷慨激昂的语气描绘着他“带领团队”签下合同的过程。
“为了这份合同,我们和客户进行了多轮沟通,从需求分析到条款调整,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益求精。”他说得头头是道,甚至还特别提到了“双向履约计划”,仿佛这是他亲自制定的创意。
台下的掌声雷动,公关部的宣传稿件也第一时间发到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