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被原生家庭碾碎的梦与重生

  

同冬日里的寒风,冰冷刺骨,瞬间浇灭了我心中的热情火焰。

“可是,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啊……”我的声音带着哭腔,几近哀求。我试图让他们明白,绘画对我而言,绝非仅仅是一种爱好,而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灵魂深处燃烧的火焰。

母亲在一旁也随声附和:“梦想?梦想能当饭吃吗?你看看咱们家,哪有条件让你去追求什么梦想!”她的话语,如同一把锐利的匕首,直直地刺痛了我的心。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瞬间崩塌,一直以来被我小心呵护的梦想,在父母现实的重锤之下,脆弱得如同泡沫,“噗”的一声,轻易地破碎开来。

我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己的房间,目光呆滞地望着墙上贴满的画作。那些曾经承载着我无数欢笑与梦想的作品,此刻却仿佛在无声地嘲笑我的天真与无助。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止也止不住。我瘫坐在地上,任由悲伤将自己淹没。

从那以后,绘画成了我心底不敢触碰的禁忌。我收起了画笔,将那些色彩斑斓的颜料盒尘封在角落,如同埋葬了自己曾经的梦想。为了能让父母少一些责骂,多一丝认可,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学习中。我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战士,日夜奋战在题海中,每一道难题,都是我冲锋的目标;每一张试卷,都是我战斗的沙场。凭借着这股拼命的劲头,我的成绩在年级里始终名列前茅,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在班级的天空。

然而,即便如此,父母对我的态度却依旧不温不火。每次看到我的优异成绩,他们也只是淡淡地说一句:“别骄傲,继续努力,以后考个好大学,找个高薪工作。”在他们眼中,我仿佛只是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赚钱机器,他们只看重结果,却从未真正关心过我内心的渴望与梦想。我不是他们的孩子,不是那个有着丰富情感、怀揣美好梦想的人,仅仅是他们眼中未来获取财富的工具。

在学校里,我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的学生,只是在同学们眼中,我成了一个只会埋头学习的“书呆子”。课间休息时,同学们聚在一起嬉笑玩耍,谈论着各自的兴趣爱好,而我只能默默地坐在座位上,看着手中的书本,心中却五味杂陈。每当看到有人拿着画笔在纸上挥洒自如,我心中那份对绘画的渴望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但我只能强行压抑,将这份痛苦深深地埋在心底。

夜晚,当城市的喧嚣渐渐褪去,我独自坐在书桌前,望着窗外的点点繁星,思绪常常飘回到那个曾经充满绘画梦想的世界。我想象着如果当初父母支持我参加比赛,我的人生将会是怎样的不同。也许,我会在美术馆的展台上,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众人欣赏;也许,我会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绘画的道路上探索前行。然而,这一切都只能是幻想,现实的枷锁紧紧束缚着我,让我无法挣脱。

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我逐渐变得麻木。对学习,我不再是出于热爱,而是为了迎合父母的期望。每一次考试,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在其中疲惫地挣扎。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难道我的人生就仅仅是为了满足父母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心中的困惑与痛苦愈发强烈。我试图与父母沟通,希望他们能理解我的内心世界,重新支持我追求绘画梦想。然而,每一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他们总是以“为你好”为借口,将我的梦想无情地扼杀在摇篮之中。

“我们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不就是希望你能有个好前程,赚大钱,过上好日子吗?绘画能给你什么?能让你吃饱穿暖吗?”父亲的话语依旧那么强硬,不容置疑。

“你别再折腾了,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比什么都强。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就别再想了。”母亲也在一旁劝说道,但她的劝说是那么的冰冷,没有一丝温度。

面对父母的固执与不理解,我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