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了漠北,漠北的风是凛冽的、自由的,一不注意便会吹皲人的脸。我常骑着我的小马在草原上奔驰,父王教我骑射,教我用兵之道,圣贤之理。母妃与嬷嬷总会说起京都的繁华,气候宜人,姐姐也是两岁时就到了漠北,对京都没什么记忆,我俩总是听的入迷,总想着什么时候会回京都看看那里的繁华,去吃母妃说的正宗的珍糕坊的糕点,去看闹市上的杂耍,可问起母妃什么时候回去时,母妃总是皱着眉头不语。
十年过去,父王每三年都要进京述职一次,去了三次,每次去都是只带着几个亲兵,从不会带上我们,母妃也不让我们去。我十二岁时,父王再次进京述职,回来后与母妃大吵一架,仆人早已退至院外,我偷偷躲在屋子的窗角,母妃对着父王吼道:“陛下性子猜忌多疑,就算你当年让位于他,他心里的猜忌也半分未减,反而更甚,你进了四次京,他就提了两次让长平和安平回皇宫,第一次你说安平年纪小离不开母亲,第二次你说长平体弱不能长途跋涉回京,下一次呢?别以为我不知道,就是让我的两个女儿当人质,你心里是装着天下百姓,想守着漠北,可皇帝却时时刻刻猜忌你后悔当年让位,企图佣兵自重呢!”母妃说完,流下了眼泪,父王沉默不语。父王母妃从来都是相敬如宾,那是我第一次见他们争执,我很害怕,也不敢告诉阿姐,她体弱不能忧虑,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提关于京都的事了。我十四岁那年,阿姐十六岁,正到了议亲的年纪,母妃看中了父王副将方肃的次子,方恩正。他是个正直老实的青年,二十岁,正举行完弱冠礼,在与北离的战争中立了好几次功,已封了正五品上骑都尉。父王母妃没有儿子,父王敬重母妃,陪着他在漠北多年,吃了不少苦,母妃生我时刚到漠北,漠北条件苦寒,母妃伤了身子不能生育,父王也从未纳妾。母妃想让阿姐招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