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梁承平是镇国公世子,整日饮酒作乐、流连于风月场所。
可他陪自己母亲去相国寺烧香时,意外见到了我。
只是风卷珠帘,惊鸿一瞥。
从此,他把一切都戒了。
他不惜一切代价要娶我为妻,并在帝王面前起誓与我一生一世一双人。
成婚数年,京城谁人不晓镇国公世子宠我入骨。
可他不知道,我早就洞悉他在外养了外室。
他搂着外室的肩膀呢喃:
“我真的和她玩腻了,一张脸看了五年,早就看烦了。
我现在喜欢的人是你啊,小柔。”
01.
我是荣王府的归梦郡主薛晨露,患有心疾身体打小就不好,便很少出门。
可即使如此,我的容貌继承了我的娘亲燕国的王国公主,如她一般艳冠京城。
自从上次与梁承平在相国寺意外相遇,他便不计任何代价求娶我。
荣王府虽然为外姓王爷,但我祖父战功赫赫,陛下许我薛氏荣王府世袭罔替。
薛家家教甚严。
父兄驻守南疆,也早立军功,是为一方领土的守疆扩土的大将军。
唯有我这个女儿和母亲荣王妃留在府中。
母亲听闻镇国公那个纨绔子弟梁承平四处放话想要娶我为妻,吓得连夜与我找了许多人家。
只是,他们都听到了风声,无人愿意得罪镇国公府。
我就这样成了烫手山芋。
原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了,郑国公世子梁承平却一步一跪地从镇国公府跪到了荣王府门前。
秋风萧瑟,早已有了丝丝凉意。
梁承平就这样跪了一天一夜,连镇国公和夫人来到他跟前都无法阻拦。
世子求娶郡主这样的佳话,老百姓怎能不爱听呢?
整一个月,梁承平在荣王府跪了一个月。
终究还是惊动了当今陛下。
说起来,当今陛下明宗宋云衡与梁承平还是表兄弟,梁承平的母亲郑国公夫人与皇太后乃是亲姐妹。
皇太后怎么舍得让自己的亲侄儿受这样的罪,也不愿意让别人非议。
于是,那年秋天,我和我母亲被叫到帝王和皇太后面前。
不管我与母亲应还是不应,这婚是赐下来了。
天子之命,谁敢不从。
我与母亲跪下谢恩。
梁承平见我面无表情地接旨,或许是为了表明他的诚意,又或许是为了消除帝王与皇太后的疑虑,他同样诚惶诚恐地跪在帝王面前谢恩。“承平谢过陛下赐婚,”
“臣定当不负陛下厚望,与郡主一生一世一双人,共赴白首之约,绝不辜负这份天定的良缘。”
他的誓言在宫殿内回荡,我微微侧头看向他,只见他目光坚定,神情肃穆,仿佛真的已经做好了与我共度一生的准备。
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看着他那张俊逸的脸庞,我知道我是愿意的。
无论如何,这桩婚事已成定局。
秋风送爽,京城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温柔地洒在每一条街道上,为即将到来的盛事添上一抹喜庆的金辉。
这日,是梁承平与我的大婚之日,人人都在称赞这十里红妆迎娶郡主的佳话。
随着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城中便开始忙碌起来。
长长的迎亲队伍从梁府出发,穿过繁华的街市,一路吹吹打打,热闹非凡。
队伍前端,数十名身着红衣的仆人手持彩旗、灯笼,引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前行。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绵延数里的红妆,从镇国公府到荣王府,沿途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嫁妆,金银珠宝、绸缎布匹、家具器皿,无一不精致华美。
这些嫁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议论纷纷,无不惊叹于这场婚礼的奢华与隆重。
而在这壮观的迎亲队伍中,最耀眼的莫过于骑在高大白马上的梁承平。
他身着定制的红色锦袍,头戴金冠,腰系玉带,英姿飒爽,春风得意。
白马毛色光亮,步伐稳健,与梁承平的气质相得益彰,他也成了这秋日京城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沿途,百姓们自发地走出家门,站在路边,凡是迎亲队伍路过的地方,镇国公府都给百姓们分发铜钱和糖果。
孩童们兴奋地追逐着飘落的喜糖,大人们则交头接耳,讲述着这场婚礼的种种美谈。
02.
成婚当晚,梁承平在把宾客都送走了以后,轻轻地踏进新房。
此时的我已经很饿了,被烦琐的礼节折磨得没有一丝力气。
他轻轻推开新房的门,见我轻轻倚靠在床边,脸色略显苍白,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却也难掩那份与生俱来的高贵与温婉。
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与他对视。
梁承平心中满是疼惜,连忙吩咐下人端来了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