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是把这里当做家乡的“守港人”。
车停在我租住的巷口前,他拿了块巧克力糖塞给我:“下车前给你的见面礼,提神。”
我犹豫着接过去,说了句“谢谢”。
他摇摇头,一笑:“这么见外。”
我心里莫名一跳,赶忙道别,下了车赶紧进了巷子深处。
回到自己小公寓,放下包,我还在想,怎么会有人如此举止自然,又如此……温暖。
这种人,会不会是骗子呢?
4.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过得依旧焦头烂额。
但奇怪的是,每当我陷入熬夜赶稿的疲惫中,脑海里总会闪过那个叫施柯的年轻男人,想起那辆车里的清新空气,还有他那句“提神”。
我偶尔也会埋头苦笑,嘲笑自己——才见过一次面而已,何至于如此魂牵梦萦?
不过世事向来最爱打破人们的预期,第二次见面来得比想象早。
那天,我想找家附近的咖啡馆画稿,可整整走了几条街都没找到理想的位置,就一路问人,问到了一家海边咖啡店。
走进去才发现,咖啡店里人不多,里面装潢很明亮。
我选了靠窗的位置,掏出画板和笔记本,打算在海景旁找找灵感。
坐了没多久,就听见一声“巧啊”在我背后响起。
我转头,看见施柯正站在柜台旁。
我怔住:“你怎么在这?”
他倒是熟稔地走过来,随意拉了把椅子坐下:“这是我朋友的咖啡店,我偶尔过来帮忙盯一下。有时候我自己也待在这里办公。”
我恍然点头。
他又笑着看向我:“你在画什么?”
我见他似乎对我的画感兴趣,便稍微翻开画本给他看,都是以前的练习稿,加上一些初步的构思。
他随手翻了几页,就认真点评:“你很会用色,暖色与冷色的对比,不会令人觉得突兀。”
我有些尴尬:“你也懂插画?”
他眼里闪过一点亮光:“我对设计还算有点研究……平时做一些家装、广告设计这类,跟这些也挨得上。”
我颇惊喜:“你自己开工作室?”
他笑笑,轻描淡写地说:“跟朋友合伙开的,谈不上大公司,但愿意收留人才。”
我一愣。
他唇角弯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