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七零村花,踹了知青老公去高考

  

李萍,我心里更加厌恶。

前世,李萍也暗恋宋嘉铭。

可她家里穷,成分又不好,她很自卑,不敢像我一样,大胆向宋嘉铭示爱。

为此,李萍没少挤兑我,总骂我不知廉耻。

我隔三差五给宋嘉铭送土鸡蛋、野菜汤,宋嘉铭很嫌弃,不主动也不拒绝,仿佛他是落难的凤凰,迫不得已才接受我的施舍。

李萍和四眼总是嘲笑我,说我是烂青蛙想吃天鹅肉。

可最后,那些鸡蛋汤,还是进了李萍和四眼的肚子。

我算是出力不讨好,里外不是人。

现在想想,自己真是愚蠢。

我白了一眼李萍,没好气道:“你耳朵没聋,就给我听清楚,从今以后,村里所有的东西,必须按劳分配,能者多劳,多劳多得!”

我又看向宋嘉铭,“宋知青,你分到了猪肝,也许是天意,啥坏了,就补啥呢?”

“你,你说我坏心肝?”宋嘉铭脸气得通红。

过去,暴脾气的我,在杨树村罩着他,村里没人敢欺负他,甚至没人敢跟他说重话。

如今被一个村姑劈头盖脸地骂,他脸上自然挂不住。

“山穷恶水出刁民,你们真是……”

宋嘉铭很生气,又不敢真的和村民对骂,只能拎着猪肝,愤怒地离开了人群。

事情解决,村民也各自拎着猪肉,欢欢喜喜,回家置办年货去了。

李萍和四眼,却把我堵在了路间。

四眼很自然地,摊开手心,伸到了我的面前。

“谢小玫,我和宋嘉铭,过几天要去县城,你借我们十块钱吧!”

以前这些知青,打着宋嘉铭的名义,找我借钱,从来都是有借无还。

可今天,我气笑了。

“神经啊,我凭什么借钱给你们,你看我长得像冤大头吗?”

李萍又急了:“凭什么?要不是你,宋师兄怎么会没肉吃?”

她威胁我道:“你要是不借钱,我们知青就罢课,以后再也不去村口小学教书了!”

3

李萍不说还好,她提起村口小学,我更想抽自己两巴掌。

其实,我们杨树村,6-12岁的适龄孩子太少,只有二十几个,是没有资格办小学的。

以前,孩子们想要读书,只能翻两座山,去公社小学。

可自打宋嘉铭来插队,我便怂恿我爹,重办村口小学,让知青们每天排班,抽半天时间,教孩子们读书。

这样一累计,每个知青每周,都会有一两天时间,在学校轻松度过,不用下地劳动。

至于他们教书的工分,公社不批,我就拿自己的工分倒贴。

而那些知青,尤其宋嘉铭,习惯了在学校偷懒,干活反而不积极,一到农场就喊累。

爹娘骂我傻,却拗不过我。

因此,我一年到头,都挣不了几个工分,全靠大哥二哥救济。

现在想想,我真是蠢到家了。

此刻,李萍拿学校威胁我,反而正合我意。

我大声宣布——

“好啊,既然你们不想教书,我现在正式通知你们:村口小学取消了,孩子们以后去公社小学读书。至于你们知青,以后没有教学工分了,你们只能和村民一样,天天去农场劳动了!”

李萍呆住,四眼也变成了傻眼。

李萍暴怒:“谢小玫,你疯了?你又不是村长,有什么资格剥夺我们教书的活?”

知青本来就不擅长生产劳动,平时挣工分,也比村民少一大截。

如果没了教书的活,他们一毛钱外快都别想赚,日子只会过得更拮据。

我爹忙完活,也跟过来。

他听见我宣布,不再拿工分倒贴知青,他比谁都高兴。

他语重心长道:“知青同志,上面确实有规定,咱们大队的孩子太少,达不到办学资格,不信你们可以打电话问公社。”

“当然,如果你们真的热爱孩子,依然可以去村口教学,只不过,公社不给你们发工分,我也没有办法了。”

我爹一发话,李萍和四眼只能吃瘪,再也不敢胡闹。

李萍赌气道:“劳动就劳动,我照样挣工分!你们村全是文盲,我还不稀罕教呢!”

她拉着四眼,气呼呼走开了。

但有一个男知青,站在角落里,一直都没有走。

他看着我和我爹,欲言又止。

许久,他才开口:“村长,谢小玫同志,请你们再争取一下吧,村口小学不能取消!”

我这才想起来,这个男知青,名字叫做林默。

林默在杨树村,是最低调,最沉默,也是干活最卖力的知青。

他很穷,连身上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村民看他可怜,送给他的旧物。

由于常年劳动,他的皮肤偏黑,是很健康的小麦色。

他永远不会像宋嘉铭那样,惨白着脸,穿白衬衫、黑皮鞋,抹锃亮的头油。

前世,到了八十年代,不少知青都陆续回城里。

只有林默,始终联系不上父母,家里无人帮衬他。

后来,他在一个黑月夜,为救落水儿童,跳进河里,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更令人心碎的是,直到十年后,林默的父母才找到杨树村,知道他的遭遇。

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欲绝。

其实仔细想想,以前我追宋嘉铭的时候,不少知青都嘲笑我,打击我,嫌弃我。

可是唯独林默,从来没有笑话过我。

甚至有一次,我被宋嘉铭拒绝后,一个人跑到山上哭鼻子。

那一晚,是林默在值班巡山。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为我点了一把篝火,送我下山,为我驱散可能会出现的野兽。

他是个好人,他是无辜的。

想到这里,我好奇道:“林知青,你为什么不希望学校关闭?”

林默顿了顿,认真道:“孩子们太小了,如果每天翻两座山去公社小学,路上太危险。而且,知识是无价的,他们在村里学习,把时间省出来,能学不少东西。”

我挑眉,“既然你这么高尚,那你愿意为爱发力,每天上午,免费教孩子们读书吗?”

林默几乎没有犹豫:“我愿意。”

我爹觉得我太欺负人,急忙道:“胡闹,你上午教书,只剩半天去劳动,怎么挣工分?”

知青的工分,和工资、粮票、布票等挂钩,林默如果挣不到工分,吃饭生活都成问题。

林默却摇摇头,“我手脚麻利一点,每天下午多干点活,能养活自己。”

“好,那就按你说的,你可以每天上午去村口小学,免费教孩子们读书。”

我倒要看看,这个林默,没有工分,能坚持几天。

4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除夕夜了。

午饭过后,为了辞旧迎新,大家不用去农场,而是留在公社食堂,进行大扫除。

村民们喜气洋洋,干得热火朝天。

可知青们就惨了。

他们平时懒散惯了,如今要爬高上低,擦玻璃,抹桌子,洗货架,刷地板……不到半天,就累得晕头转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