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以为父亲是为我好。
没想到只是为了让我成为一个听话的棋子。
可是他却忘了,当朝丞相教出来的棋子怎么会安于摆布呢?
终于等到了那一天,他身穿囚服,一身狼狈,我满面春风将他曾经教我的还给他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审时度势,谋利在先”
因为高高在上的丞相大人,我不信任何人,又因为那个病秧子,我冒险尝试信任。
我究竟走对了路了吗?
1.
“那就愿太子殿下得偿所愿了。”
隔着雅阁的屏风,女子温婉的声音从屏风背后传来。
另一边的黄梨木桌旁的男子听到声音,略显苍白的唇边勾起一抹笑容,举起酒杯。
“有方大小姐来助在下,自然会万事顺利。”
说完,男子举起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却由于常年带病在身而忍不住咳了起来。
“不能饮酒就不必做这些虚礼了,今日便到这里吧,臣女便等着殿下的消息了。”
说罢,女子起身,戴上斗笠从雅阁侧门离开了。
方千雪,丞相府嫡女,方大人的掌上明珠,娘亲是忠义侯府大小姐,正经的世家出身。
若谈论起这京城里的高门千金,就绝对不能够绕过方千雪。她自幼外出跟随名师习“舞”,回京后又潜心研习书法、绘画,经常跟随母亲参加京城内高门大户举办的各种宴会,展现出极高的绘画水平和教养见识。
如今,方千雪已然及笄,也成为了京城当中豪门世家公子争相追求的对象。
可惜啊~
若我不是方千雪,恐怕我也就信了。
什么相府的掌上明珠,不过是丞相大人的一方傀儡罢了,我在方丞相眼里不过是必要时刻的一枚棋子。
是棋子,就有替代性。
我自幼习的不仅是舞,还有武。由于习武之人,多多少少是能够看出来的,所以为了隐藏,丞相大人可是废了不少功夫,我也自幼吃了不少苦头。
记得冬日里练得满身是伤,丞相大人披着厚貂,抱着暖炉坐在屋檐下矮桌旁,好半晌才等到他开口,却也只是告诫自己:“吃得苦中,方为人上人。”
丞相大人稳坐高位,靠的是什么,是只有他能干的才华吗?
哼,上位者,哪个不是疑心颇重,更何况是当今圣上,那可是从先帝十几位皇子的夺嫡争斗中杀出来的。对他的亲兄弟,他都因为心有猜忌而在登上皇位之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
至于罪证,自然是我那最得圣上信任的丞相老爹做的了。
在世人眼中,安王则是因为趁着先帝的几位皇子争夺王位的混乱而与外邦勾结,最终在当今皇帝上位之后,以谋逆之罪判处绞刑,而皇帝仁心,念在他是皇室中人,又有兄弟情义,因而只判了死刑。
当今圣上是多么的英明大义。
至于丞相大人,世人皆知,丞相与夫人伉俪情深,因夫人在生产嫡女时难产,丞相不想让丞相夫人再受这种苦楚,而饮下避子汤,可谓是世间少有的好夫君。
因而丞相府现在只有一位嫡女,丞相后来也没有纳过妾。所以直到现在丞相府也只有一个女儿。
也正是因为丞相没有儿子,所以皇帝对他的猜忌倒是减少了不少。这皇帝自然也不是简单的人,丞相府里面就有不少他插进来的眼线。
所以当日丞相饮下了避子汤这件事情,皇帝自然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也查验过了,这汤药是真的。从此之后,丞相的大权在手就更加稳固了。
若是在发现那件事之前,我可能还会天真的觉得,父亲让我习武也只是为我好,因为就算父亲没有继承人,我这个女儿的分量也只会更重,那么我嫁给谁,皇帝自然也就会关注到谁。
如今皇帝自认为自己还年轻,但是他的孩子们也都成年了,他又如何不去接着猜忌他的儿子们呢?
太子是个病秧子,这是世人都知道的事情,不然他也不会稳坐太子之位这么多年。
2.
那一日我提前完成了“夫子”布置的任务,正想要到书房里去禀报父亲。没想到却听到了他与母亲谈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