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怨雪

3

怨雪 长芳 2087 2025-01-10 09:41

  

变了,像蝴蝶效应一样,那未来又会发生什么?未来还会存在吗?如何我所知的未来已经是历史选择的最好的未来呢?改变未来的我又是否会被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碾碎?

新政期间我见不到她,她很少出现在天禄阁,终于在某个日落时分,我遇到她,连日的公务将她的脸削得更消瘦。

我向她行礼,见到我忧心忡忡的样子,她上前问:“可是发生了什么?”

我比划道:“我做过一个梦,梦里今年七月您将有一劫,建宁之战内幕重重,北司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手里的兵权被夺走,请您务必小心。要不然离开这里吧”

“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我摇摇头。

“那梦里我最终怎么样了?”我回以沉默,避开这个问题,她拍了拍我的肩膀,笑道,“我会保护好自己的。小隐青,梦里我倒下后,有人站起来吗?”

我心口一阵疼,明白她言下之意,点了点头。

“如今万马齐喑,总得有人第一个站起来,若来日真如你梦中一般,有人源源不断地站起来,那不枉我这遭。回去吧,朝堂后宫的水太深,若有机会,走出华清宫,见天地,见众生。”

“那您呢?”我指了指她,“你不想走出去吗?”

“我已见天地,知天地广阔,已见众生,不忍众生疾苦。”

她转身,坚定地踏向夕阳。

宫门关闭,将我们阻隔开,也划开了生与死的界线。

“永平革新”将目标指向刘党集团,欲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

撤北司,立都察院。北司以公谋私,滥用私刑,屈打成招造成冤假错案无数,利用监察之责无孔不入,干预司法,如同悬在所有人头顶的一把利剑,人人惶恐不安。法,国之本也,在于明赏罚,辨邪正。王舒明、柳淮提出悬镜明心,而非悬剑惊心,提议撤北司、立都察院,掌监察、弹劾,劾奏贪官污吏,参劾乱政构党,与刑部、大理寺并立三司,重大案件三法司会审。宣布停止采市,采市名为为皇宫采办物品,实则是抢掠百姓的财物,以杜绝宦官的敲诈勒索。最后一道,更是成了改革派的催命符:夺回宦官统帅禁军的权力。

永平十七年三月爆发建宁之战,主将沈士凡与副将纪一峰不合,沈士凡刚愎自用,主攻,纪一峰主守,是王舒明的女婿。永平八年五月,建阳城失陷,五日后,宁德沦陷,二人护送百万军民退回禹阳关。纪沈二人虽尽全力百姓,但失城的罪逃不过的。沈士凡被捕,纪一峰被罢官听候查考,后入狱,由北司看押入京后会审沈、纪二人,二人被判死刑。后新党认为纪一峰罪不至死,其本职为是驻守禹阳关,对建宁二城的陷落没有直接责任。后刘党捏造供状,参劾收了许清洳、王舒明收到纪一峰的贿赂,为之辩护求生,以免死罪,并提交了证供。纪一峰被抄家,其家产变卖充公,家人没为奴籍。

年永平十六年七月初七,新党被告发党同伐异,招权纳贿,许君如更被告发与北夏密谋,欲取大晟天下而代之,震惊朝堂。后许府被抄,发现了许君如与北夏往来书信,信中言道献建宁二城作为投诚之礼,引军入关,人证物证具在,后被揭穿女扮男装,乃是欺君之罪。

许清洳看着面前如铁的证据,无力反驳,言辞激烈道:

“陛下,臣蒙先皇、陛下圣恩,久居高位,然臣无能,抱憾终身,平生唯三恨,一恨九州战乱未能平,二恨忠良埋骨未能辩,三恨奸邪惑主未能除。上天有好生之德,望陛下勿因臣之罪过,牵连无辜之人。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请陛下发扬刚健中正的精神,抛弃谄媚骄奢之徒,秉承皇天警戒,莫令贼子窃国,勿使百姓寒心。诸位同僚,纵使我为女身,虽有青云志,欲随扶摇上九天,与各位所学礼法不合,在诸位眼中,吾未遵三从之义,不守四德之求,但如今,奸党弥兴,萧墙作难,望诸君能惩恶除奸,匡扶大厦,重现清明盛世。”

我求皇后让我进诏狱,这些年来我不曾求过她何事,仅此一回,我乔装打扮去探望她,诏狱里潮湿闷热,我找到她,白色的囚服已经被鲜血浸湿,此情此景,和十二岁时我看到的何其相似。

我蹲下去,隔着木棂看着她。沉重的脚铐声打碎监狱里的安静,她撑着身子一点点朝我挪过来,我不敢触碰她,仿佛一用力,她就会碎掉。

她被喂了哑药,手指被夹棍夹断,口不能言,手不能写,她满腔的怨恨无处申诉。

我想给她上药,她摇摇头,表示已经用不上了。她轻捂我的嘴,继而在我的手心写了几个字,两个哑巴在无际的黑暗里、在无尽的沉默中,做最后的告别,唯有眼泪的温度是真实的。

次日,她被带到朝阳殿受审,无力亦无法辩驳,她望着殿外,没有等到她想见之人的到来,疑惑为何阳光如此刺眼,却仍刺不穿黑夜,须臾之间一头撞死在大殿的龙柱上,血溅朝堂,百官震惊。

壮志未酬身先死,揽月摘星坠深渊。

这个时代没有她的容身之处,她背叛这个时代,毁于这个时代,她的风华绝代,她的满腹经纶,她的凌云壮志,被这个时代的火焰吞噬,最终化为灰烬。

永城长公主赶到时,只见许清洳的尸身被抬走,她捡起掉落在地上的玉簪,放声大笑,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悲伤。

她凝望高高在上的龙椅,手里握着玉簪,如同握着剑柄,无形的剑锋直指龙椅,而后头也不回地离开。这根她送给“丈夫”的玉簪,未来成了她的陪葬品。

期间,王舒明、柳淮被严刑拷打致死,顾瑞昭狱中自尽,程启五月因丁忧离朝躲过一死,被流放岭南,仅持续一百多天的“永平革新”宣告失败。

半年后,传言长公主患心疾,被接到宫中疗养,此后再也没有出现,缘由至今未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