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民国姨太穿到古代搞宅斗

  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谁有理。

  譬如世家子弟,哪家没出过几个出格的男子偷腥呢。

  而女子,一向被要求贤良淑德,有容人之量。

  我若抓着不放,是我“不贤德”。

  倘若他们按着我的头认了,便是他们理亏。

  老太爷连续斥责了谭钦三日。

  谭钦认真写了悔过书,保证再也不做出格的事。

  因为他的叶舒舒被丢进柴房,又饿又冻发起了高烧。

  他心急如焚,赶紧认错悔过,开始忙不迭地给叶舒舒请大夫,日夜照顾。

  谭母为了表示抚慰,从公中划出几处田产铺子给我们,我推脱几次才肯收下。

  对此瑶儿有些不满。

  她攥紧小手,恨道:“爹爹是个骗子,我们不要那些东西,不要原谅他!”

  我正给她梳发髻,手下重了点,瑶儿疼的“嘶”了一声。

  我问她:“还梳发髻吗?”

  瑶儿看着桌上心爱的珠钗,下定决心:“要梳得。”

  梳好发髻,戴上珠钗,我摸了摸她莹白的小脸,说道:“真好看。”

  “我们为美丽,且要付出一些代价,何况人生呢?”

  瑶儿双手一拍:“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

  书中的政治家、谋略家尚且需要忍耐,何况你我。

  重要的是,分清楚是什么是过程,哪里是目的地。

  9)

  时至年半,外地掌柜们回来述职、交银子。

  外书房院中,二十几个掌柜每人一桌一几,雁翅列开。

  大掌柜端坐在廊下,两侧廊上各五名账房,每人一个大算盘,随着账本上数目念出,“噼里啪啦”复账。

  我带着一儿一女在厅堂上,中间隔着一道屏风,听着他们复账汇报。

  而谭钦,则一直陪着堪堪病愈的叶舒舒。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亲耳听,亲眼见,事必躬亲。

  管多大的家业,操多大的心。

  人生是一点懒都偷不得的。

  外头复完账册,越儿和瑶儿的算盘也打完了,和外头数目一致。

  听完汇报,我写了纸条递出去,大掌柜念着纸条内容,开始发放金银。

  到了晚间,我批阅一双儿女对生意汇报的看法。

  越儿写了满满两页纸,事无巨细。

  我批了四个字:抓大放小。

  瑶儿是个乐观派,只粗略地记了几件事。

  我写:找关键问题,解决关键问题。

  并非疑人勿用。

  而是自己清楚明白,别人才不敢生出欺瞒之人。

  欲望和野心是慢慢滋长出来的。

  欺瞒了一次,下次就会欺瞒更大的事,久而久之,就被架空了。

  人们总是得到了初一,便想要十五。

  譬如掌柜们,譬如谭钦,譬如叶舒舒。

  掌柜们临行前,我办了宴。

  男子们在外院,家眷们在后园。

  几个重要的掌柜和大掌柜另摆一桌,就在中间的厅堂上。

  谭钦带着越儿在前厅,我带着瑶儿在后面和家眷们说话。

  没想到,叶舒舒来了。

  她打扮得依旧美丽妩媚,手持一把白玉壶,妖妖娆娆绕过园子往前厅走。

  侍女过去拦她:“前厅都是男子,请姑娘止步。”

  叶舒舒冷哼一声:

  “迂腐!大人连日辛劳,怕是支应不住,我得去帮他。”

  侍女不肯放她过去,叶舒舒扯住侍女推搡起来。

  这景象不好看,开始有家眷低声议论起来。

  少顷,谭钦听到消息,皱着眉头走到后园。

  但他没看叶舒舒,而是走到我面前,低声说道:

  “舒儿是担心我,关心则乱。她刚刚病愈,你别难为她。” 我淡然一笑:

  “侍女拦她去前厅,是为了全你的体面,你应该赞赏她才是。”

  命侍女备好酒,我对谭钦说:

  “郎君,走吧,前厅的大掌柜等着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