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水乡的一隅,有一座宁静的小镇,名为清平镇。镇中,有位名叫苏瑶的姑娘,生得眉清目秀,温婉可人,且才情出众,尤其擅长诗词与绘画。
一翌清晨,苏瑶如往常一样到镇中的集市采买。路过一家书画摊时,摊主正展示着一些精美的花笺纸,纸张质地细腻,上面印着淡淡的花卉图案,煞是好看。苏瑶被吸引,停下脚步仔细挑选。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将一张花笺从摊位上吹起,飘飘悠悠地落到了苏瑶的脚边。
她俯身拾起,只见这张花笺上绘着一支盛开的桃花,旁边用工整小楷写着一首《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字迹刚劲有力,又不失洒脱,
苏瑶不禁心生欢喜,对这未曾谋面的书写者的才情暗自钦佩。她询问摊主花笺的来历,摊主却摇头说不知,只道是从一批旧物中寻得,觉得好看便拿来售卖。
苏瑶将这张花笺带回了家,置于案头,时常对着它吟哦诗句,想象着书写之人的模样,心中竟泛起一丝别样的涟漪。
几日后,苏瑶去镇中的藏书阁借阅书籍。她在阁中穿梭寻找自己心仪的诗集,不经意间走到一个角落,却发现一位年轻公子正站在那里,手中拿着一本书,专注地阅读着。
那公子一袭白衣,身姿挺拔,面容英俊,气质儒雅。苏瑶正欲转身离开,以免打扰他,不想那公子却似有所感,抬起头来。两人的目光交汇,苏瑶只觉心中猛地一跳,那公子的眼神深邃而明亮,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
公子微微拱手,向苏瑶问好,苏瑶也红着脸回礼。交谈中,苏瑶得知公子名叫沈逸尘,是一位游学至此的文人,对诗词书画颇为痴迷。沈逸尘听闻苏瑶也喜好诗词,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两人便就着诗词聊了起来,从李白的豪放飘逸到柳永的婉约细腻,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分别时,沈逸尘似是鼓起勇气,从衣袖中拿出一张花笺递给苏瑶,说道:“苏姑娘,今日与你交谈甚为愉快,这张花笺便赠与姑娘,望姑娘莫要嫌弃。”苏瑶接过花笺,只见上面写着一首他自己创作的《清平调》:“清平镇上遇佳人,才情卓绝意态真。眸若星辰眉似柳,心湖从此起波痕。”苏瑶读罢,脸颊绯红,抬眼看向沈逸尘,只见他的耳尖也微微泛红。
自那日后,沈逸尘和苏瑶时常在藏书阁见面,一同探讨诗词,分享彼此的见解和感悟。他们也会一起漫步在小镇的街头巷尾,欣赏那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江南风光,感情在不知不觉中升温。
一日,沈逸尘约苏瑶到镇外的桃花林相见。正值桃花盛开的时节,放眼望去,一片粉霞绚烂,微风拂过,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一场花雨。
沈逸尘站在桃树下,等待着苏瑶的到来。当苏瑶的身影出现在林间小径时,他的眼中满是温柔与深情。苏瑶走近,沈逸尘从怀中掏出一张精心制作的花笺,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对苏瑶的心意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