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关的脚步愈发急促,城市的喧嚣在这几日达到了顶峰,街头巷尾张灯结彩,处处弥漫着浓郁的年味儿。超市里循环播放着喜庆的拜年歌曲,商场门口巨大的红色福字和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带交相辉映,路上行人的脸上也都洋溢着归家的喜悦与对新年的期盼。然而,在城市边缘一处昏暗狭小的出租屋里,李大山却独自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发呆,满心的忧愁如窗外冬日的阴霾,挥散不去。
李大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几年前他跟着同村的老乡来到这座陌生而繁华的城市打工。他身形高大却微微有些驼背,长期的体力劳动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粗糙的双手布满老茧,每一道纹路里似乎都藏着生活的艰辛。他没什么文化,只能在一家工厂里谋得一份流水线的工作,每天从早到晚,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重复着单调而又繁重的劳作。
原本想着,只要自己肯吃苦,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可谁能料到,这一年工厂的效益急转直下,订单越来越少,老板为了维持运转,开始拖欠工人工资。工友们怨声载道,却也无可奈何,大家都指望着这份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李大山已经记不清上次按时拿到工资是什么时候了,每次去财务室询问,得到的都是推诿和敷衍。
眼看就要过年了,工友们陆续踏上了归乡的路途,李大山却犯了难。他翻遍了全身所有的口袋,又把那个破旧的布钱包里里外外翻了好几遍,最终确定,自己手里只剩下最后的 100 元。这点钱,在平时或许能勉强维持几天的生计,可如今是过年,怎么够给家人准备一顿像样的年夜饭呢?
他想起家中的妻子,那个善良温柔、默默操持着一切的女人。自从嫁给他后,就没过过几天安稳日子,跟着他在农村吃苦受累,照顾老人孩子。如今自己外出打工,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她一人肩上,田间的农活、孩子的学业,还有邻里间的琐事,她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每次打电话回去,妻子总是报喜不报忧,叮嘱他在外面照顾好自己,可他又怎能听不出她言语背后的疲惫与思念呢?
还有孩子,李大山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孩子正是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时候,可自己这个父亲却没能给他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孩子一直很懂事,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每次在电话里跟他分享学校里的趣事,听到孩子欢快的笑声,李大山既欣慰又心酸。他知道,孩子心中一直盼着他回家过年,盼着能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顿年夜饭,盼着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过年的时候有新衣服穿,有鞭炮放。
李大山在狭小昏暗的出租屋里来回踱步,脚下的水泥地面扬起阵阵灰尘。出租屋不过十几平米,一张吱呀作响的单人床占据了一角,床边堆满了他平日里换洗的衣物,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