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走廊尽头,白大褂下摆翻飞如《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中逃窜的罪犯。
当我挣扎着爬起来时,怀表盖内侧母亲的照片沾上了银色粘液。那些纳米颗粒在氧化层表面游走,渐渐拼凑出一个残缺的分子式——正是三年前导致她死亡的未完成反应方程式。
第二章:血色稳态
陈老师的尸体仰卧在实验台前,白大褂前襟浸透的暗红色血液已经凝结成晶体状。我蹲在警戒线边缘,看着刑侦队长王振国扯断封条——他食指关节处有长期握枪形成的茧,但袖口沾着的猫毛显示他家里养着两只以上的布偶猫。
"死亡时间锁定在昨夜22:15至22:45之间。"法医抬起尸体左手,紫外线灯扫过指甲缝,"残留的皮肤组织属于转基因小鼠,基因序列显示这是生物实验室的编号X-7样本。"
我的瞳孔骤然收缩。X-7是母亲生前参与的基因编辑项目,那些携带荧光标记的小鼠爪垫会在特定波长下显影。当灯光扫过黑板,未完成的化学方程式AgNO₃ + Na₂S₂O₃ → 在血迹中扭曲成焦黑色,箭头末端用荧光试剂写着"109.5°"——正是甲烷分子的标准键角。
"完美密室。"王振国踢开脚边的移液管碎片,"门禁记录显示最后进入的是学生会成员,但监控证明他们都有不在场证明。"
我掏出母亲遗留的镀钌量角器,激光测距仪的红点在血泊边缘游走。飞溅轨迹呈现162度的放射状抛物线,根据《法医弹道学》的血液动力学模型,只有身高超过182cm的凶手挥动凶器才能形成这种角度——这与林修远体检报告上的178cm产生致命矛盾。
器材室冰柜的低温白雾中,三支液氮罐像沉默的墓碑般伫立。我戴着手套抚摸压力表,第三支钢瓶的指针卡在归零刻度,表盘玻璃内侧有细微的划痕——这是用磁铁干扰指针留下的证据,与两年前化工厂爆炸案的手法如出一辙。
"老周的工作日志呢?"我转身问正在采集指纹的警员。这个新人显然不习惯被学生质问,但他颤抖的瞳孔和耳后未擦净的剃须膏显示他刚结束为期三天的连续值班。
当碘蒸气在防潮箱里的登记簿上显影出被撕掉的页码时,走廊突然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我循声跑去,看见老校工瘫坐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