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穿越成皇子,一步步成为帝王

  

块在永宁帝的冠冕上,一块赐了镇北将军,最后那块......

殿外忽起靴声囊囊,羽林卫的玄甲映着残月寒光。我抓起案上未干的治河图冲向殿门,故意在门槛处绊倒。图纸随风展开,恰好铺在踏入殿中的玄色龙纹靴前。

"儿臣参见父皇。"我伏在碎瓷片上,掌心渗出的血珠染红"荥泽"二字。永宁帝弯腰拾起图纸时,冕旒玉藻扫过我额角,十二道白玉珠后,那双鹰目正死死盯着图中标记的溃堤处。

"这是你画的?"帝王指尖按在汴梁城外的泄洪道上。我垂首称是,余光瞥见福安被拖出殿外的身影。那玉带钩果然是从司礼监掌印房里流出来的,看来有人坐不住了。

三日后,工部尚书在朝堂呈上束水攻沙之策。当永宁帝命我于御前解说时,我指着沙盘上开封府的位置:"此处当筑遥堤,以水治水。"满朝朱紫哗然中,都水监丞忽然出列跪奏:"七殿下所言,竟与潘季驯当年治黄古法暗合!"

我藏在袖中的手指微微发颤。前世在水利博物馆当志愿者的记忆,此刻化作稚童口中的"天授之智"。当永宁帝将九龙玉佩系在我腰间时,看见太子攥裂了象牙笏板。

秋分祭月那夜,我提着兔儿灯经过文渊阁。窗内漏出的对话让脚步倏停:"......七皇子早慧,当效刘宋子鸾旧事。"这是中书令王儋的声音。我数着心跳回忆史书,刘子鸾五岁封王,八岁被兄赐死。

次日御花园射柳,我故意将金丝缠背弓递给三皇子。"七弟可知这弓力有三石?"他笑得温润,手上却暗自加力。弓弦绷断的刹那,我借势跌入荷花池,藏在怀中的《武经总要》被水浸透。

"璟儿醒醒!"萧贵妃的丹蔻掐进我臂弯。我咳出两口水,颤巍巍指着池畔柳树:"有人...有人推..."话未说完便"昏死"过去。当夜羽林卫从三皇子书房搜出《七政推步》,钦天监认出这正是郑嫔巫蛊案中的禁书。

冬至大朝会,我裹着白狐裘立于丹墀。当鸿胪寺卿奏报高丽使节遇劫时,突然出声:"使团遇袭处在凤凰山,距辽东军屯不过三十里。"满殿寂静中,永宁帝的扳指叩在龙案上:"传旨辽阳卫,彻查军粮走私。"

退朝时太子拦住去路:"七弟可知木秀于林?"我仰头望他腰间螭纹玉带,忽而轻笑:"不及大哥墨宝秀逸。"太子脸色骤变——他代批的奏折里,正有弹劾东宫属官侵占学田的折子。

上元夜偷溜出宫,我在朱雀街赌坊输掉三颗东珠。当铺主人验看珠子时,我忽然指着当票上的花押:"这个‘卍’字写法,和户部赈灾银的封条倒是相似。"五日后,都察院在此处起出十万两雪花银,押票上的花押与户部尚书私章严丝合缝。

春分那日,我在御马监捡到生锈的马蹄铁。太仆寺少卿被我请来时,正看见小太监举着《天工开物》比照炼铁法。"殿下可知我朝军马蹄铁不及前朝耐用?"我歪头将铁片递给他,"若是掺些暹罗来的精铁......"

惊蛰雷声响起时,我跪在奉先殿抄写《孝经》。永宁帝的龙纹靴停在面前:"为何故意让太子难堪?"我蘸墨写下"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轻声道:"儿臣怕史官笔下,将来只有‘难堪’二字。"

雨滴打在黄琉璃瓦上,皇帝的手按在我肩头良久。当值的起居注官后来写道:帝抚宁郡王顶,叹曰"类我",赐双螭白玉佩。只有我知道,那玉佩的阴刻纹路里,藏着宗人府的暗记。

承明殿的日晷针影划过巳时三刻,我将《九章算术》摊开在紫檀案上。七岁生辰刚过,永宁帝特许我入国子监听政,此刻户部侍郎正捧着景泰蓝算盘,额角汗珠坠在江西夏布的账册上。

"去岁两淮盐税短了三十万两,尔等竟推说灶户逃亡?"太子将青瓷茶盏重重一搁,茶水溅湿了绣着江崖海水纹的袖口。我垂眸数着琉璃珠帘的晃动次数,第三次了,每当提及盐政,这位储君总要失态。

户部尚书王蔺之突然转向我:"听闻宁郡王精通筹算,不知对此有何高见?"满堂朱紫目光如箭簇射来,我故意将算筹撒落满地,蹲身去拾时,瞥见太子少保靴筒里露出的半张盐引。

"本王听闻淮南有双井盐场。"我歪着头将算筹摆成井田状,"若改官煎为商卖,每引抽税三钱..."话音未落,太子突然嗤笑:"七弟可知盐铁乃国本?稚子妄言!"

我等的就是这句。从袖中掏出昨夜绘制的榷盐图,指着扬州的位置:"此处设十二所巡检司,每船抽验不过半柱香。"又展开写满公式的宣纸:"按《均输章》解法,岁入可增四十五万两。"

殿内死寂中,国子监祭酒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他手中茶汤泼湿的账册上,正露出"通州分司"的墨迹——那是三皇子外祖家的产业。永宁帝的扳指叩在龙案,震得我案头的狼毫笔滚落在地。

三日后,我站在扬州码头的盐船上。漕运总督的乌纱帽在江风中颤动,身后三百艘官船桅杆如林。当我提出要验看盐包时,他突然跪倒:"殿下容禀,近日潮汛..."

"潮汛应在卯时三刻。"我掏出铜制测潮仪,这是按《海潮辑说》改良的器具。银针指向刻度时,江面果然开始翻涌。趁着众人慌神,我疾步掀开苫布,露出内里发黑的硝盐。

"好个‘灶户逃亡’!"我抓起盐块掷在榷盐使脸上,"以硝充盐,可是要学张士诚?"随行的金吾卫当即封了码头,却在库房搜出盖着户部堂印的批文。当晚,扬州城三十八家盐商连夜焚账,火光映得运河如血。

秋审勾决的朱笔落下那日,我在御花园遇见痛哭的三皇子。他腰间新佩的羊脂玉带钩,与当年福安所戴竟是一对。"七弟可知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他碾碎牡丹的手沾满花汁,像极了扬州码头的血渍。

我摘下永宁帝新赐的东珠朝冠:"三哥可读过《盐铁论》?"在他错愕的目光中,将桑弘羊与霍光之争娓娓道来。当说到"与民争利"四字时,故意让声音随风飘进假山后的玄色龙纹袍角。

腊月封印前,永宁帝召我至养心殿。鎏金暖笼里炭火哔剥,他忽然将户部黄册掷在我面前:"这些数目,你是如何勘破的?"我伏地请罪,却道出更惊人的数字:"儿臣查得各州府‘耗羡’竟超正税三成..."

帝王的手悬在半空,玉扳指映着烛火幽幽发绿。我知道他想起二十年前的江南税案,那场血洗了半个户部的风波。"儿臣以为,莫若将火耗归公。"我呈上连夜写的条陈,"设养廉银,以绝横征。"

正月十五的雪落满宫檐时,我在六部值房见到了新铸的"养廉银"。白银在烛光下流转的光泽,却让我想起扬州码头的硝盐。当夜便有人往承庆殿投毒,可惜那碗杏仁酪早被换成太子赏给伶人的甜羹。

二月二,永宁帝在圜丘祭天。我捧着祝版走过神道时,突然踉跄跌倒。青铜爵中琼浆泼洒处,露出祝文里"立嫡以贤"四个描金字。礼部尚书当场昏厥,而我望着被污损的"嫡"字,想起昨夜钦天监递来的星象图——紫微垣旁,正有客星犯帝座。

春分那日,我在文华殿讲《禹贡》。当说到"厥田惟中下"时,突然指向河北舆图:"此处若改种占城稻,岁可两熟。"永宁帝手中的朱砂笔顿在奏折上,那正是弹劾我"结交外藩"的折子。

"占城稻种已在泉州港滞留月余。"我掏出玻璃瓶装的稻谷,"儿臣恳请父皇派水师护送。"这是从市舶司暗桩处得来的消息,瓶底还刻着三佛齐商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