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送给她母亲。”
苏锦微微皱眉,放下豆浆碗,“嬷嬷,张夫人虽出手阔绰,但她要求苛刻,这十幅绣品,针法、配色都有诸多讲究,短时间内完成,怕是有些困难。”林嬷嬷叹了口气,“我也知道,可如今绣坊生意不景气,这几年京城新开了不少绣坊,竞争激烈,咱们不能放过这单生意。”
苏锦默默点头,心中却有些无奈。她深知绣坊的困境,这几年,不仅新绣坊不断涌现,还有不少从江南来的绣娘,带来了新颖的针法和设计,吸引了众多顾客。“绮梦绣坊”若不做出改变,怕是难以维持下去。
这时,一阵清脆的敲门声传来。苏锦起身去开门,只见一个身着锦衣的年轻男子站在门口。男子约莫二十岁左右,剑眉星目,气宇轩昂,手中拿着一幅画卷。“请问,这是‘绮梦绣坊’吗?”男子微笑着问道。
苏锦微微颔首,“公子有礼,这里正是。公子是要绣制什么物件吗?”男子走进绣坊,将画卷放在桌上,缓缓展开,“我想请贵坊帮我绣一幅《山河图》,要绣得气势磅礴,尽显山河之壮丽。”
苏锦看着画卷,心中暗暗惊叹。这幅《山河图》构图精妙,笔触细腻,将山川河流、亭台楼阁、花鸟鱼虫都描绘得栩栩如生。“公子这幅画,当真是佳作。只是这绣制难度颇大,不知公子可有什么特殊要求?”苏锦问道。
男子思索片刻,“我希望绣品能融入一些创新的元素,比如用不同材质的丝线,或者尝试新的针法,让这幅绣品既有传统刺绣的韵味,又有独特的风格。”苏锦心中一动,这不正是绣坊寻求突破的机会吗?
“公子的想法很新颖,我们可以尝试用金银丝线勾勒轮廓,用五彩丝线填充色彩,再结合一些西洋的立体针法,让绣品更具层次感。”苏锦兴致勃勃地说道。男子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姑娘果然是行家,就按你说的办。不知绣制这幅作品,需要多少时日?”
苏锦沉吟片刻,“这幅《山河图》规模宏大,针法复杂,若要保证质量,至少需要三个月。”男子点头,“三个月时间可以,不知费用多少?”苏锦看向林嬷嬷,林嬷嬷上前一步,“公子,这幅绣品用料讲究,工艺复杂,费用自然不低,需纹银五百两。”
男子没有犹豫,“好,就五百两。我先付定金一百两,三个月后,我来取绣品。若是绣得好,另有重谢。”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递给林嬷嬷。林嬷嬷接过银票,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公子放心,我们一定竭尽全力,不辜负公子的期望。”
男子离开后,林嬷嬷激动地握住苏锦的手,“锦儿,这可是一笔大生意,若是做成了,绣坊就能度过难关了。”苏锦也很兴奋,但她深知这其中的挑战。“嬷嬷,我一定会努力的,只是这新的针法和材质,还需要摸索尝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锦全身心投入到《山河图》的绣制准备中。她四处寻找合适的丝线,尝试各种新针法,日夜钻研。然而,就在她渐入佳境时,却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
第二章:荆棘初现
在苏锦全身心投入《山河图》绣制准备工作的日子里,绮梦绣坊内满是忙碌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然而,京城刺绣界的暗流,却悄然涌动起来。
这日午后,苏锦刚从丝线行挑选完新到的金银丝线,满心欢喜地回到绣坊。一进院子,便看到林嬷嬷正与一位陌生女子交谈。女子身着华丽的绸缎旗袍,妆容精致,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傲慢。
“锦儿,你可算回来了。”林嬷嬷看到苏锦,眼中闪过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