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阴森地窖,苏夫人尸身睁眼,腐朽指尖开启神秘诅咒。壁画中的武周女帝、九位相同容貌的圣女,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紫宸殿内血月穿透琉璃,皇帝皮囊下的鎏金面庞令人胆寒。血玉玦突然拼合,显现出诡异画面,谢泠璎在这一系列惊悚事件中,被卷入一场跨越千年的惊天阴谋,她能否找到真相,打破诅咒?
永庆三年的暮春,谢泠璎跪在御书阁的青玉砖上。半旧的月白襦裙浸着墨香,腕间银铃随研磨动作轻响。她面前摊开的《雪竹图》残卷上,正凝结着三年前父亲教她调制的雀青。
"翰林院七十二种秘色,竟还有人记得。"玄色龙纹袍角掠过她低垂的睫羽,帝王指尖点在画中竹节,"此处该用退晕法?"
"回陛下,当以雀青为骨,花青作肌。"她蘸取颜料在试笔纸上晕染,"前朝画师为显竹节苍劲,常以赭石点染,却不知雪压翠竹时..."
笔尖忽而凝滞。皇帝屈指叩在画案,朱砂扳指映着残阳如血:"说下去。"
谢泠璎望着那抹猩红,想起三日前掖庭传来的密信。父亲临终前用鸽血写在素帕上的"雀青"二字,此刻正在喉间发烫。她将笔锋一转:"请陛下细看这竹叶脉络。"
羊毫扫过宣纸,藏锋处隐约现出翰林院独有的双钩笔法。皇帝忽然按住她执笔的手,朱砂沾染指尖:"明日去绮霞宫,把宋贵妃那幅《璇玑图》补全。"
更漏声里,谢泠璎望着掌心朱砂印痕。窗棂外飘进一片桃瓣,正落在她为《雪竹图》题写的"璎"字上。那抹红艳得惊心,像极了三年后中秋夜宴上,丹朱端着鸩酒时鬓边的珊瑚簪。
雪青宫纱在鎏金熏笼上轻轻拂动,谢泠璎的指尖停在璇玑图第三重经纬交汇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