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暗房的红灯像融化的琥珀,在苏佳佳睫毛上凝结成细碎光珠。她屏住呼吸,看着显影液里浮动的相纸,暗红色波纹中渐渐浮现出1919年的外滩码头。
"停!"裴骆阳突然扣住她的手腕,金属镊子尖在离液面半寸处悬停,"显影过度会让银盐粒子结块。"他说话时喉结的震动透过白大褂布料传来,混着显影剂的醋酸味,在密闭空间里酿成某种危险的醺然。
苏佳佳缩回发麻的手指。自从三天前在暴雨中撞碎那台1910年的柯达3A相机,她就活在这个男人的阴影里。
此刻他白大褂袖口沾染的青铜锈正散发着博物馆特有的冷香,与暗房里的化学药剂味绞成无形的绳索。
"看这里。"裴骆阳用镊子尖轻点相纸边缘,民国时期的旗袍女士在波纹中忽明忽暗,"你撞碎的不仅是镜头,还有附着在银盐层上的记忆。"他突然摘下防护眼镜,琥珀色瞳孔在红灯下泛着金属冷光,"知道为什么非要你来协助修复吗?"
苏佳佳后退时撞倒量杯,20%浓度的冰醋酸在地面蜿蜒成银色溪流。
她想起三天前雨夜里男人蹲在霓虹水洼前捡拾镜头碎片的模样,柏油路上折射的七彩光斑爬上他颤抖的指尖,像捧着一地凋零的星屑。
"因为..."裴骆阳忽然逼近,呼吸掠过她耳畔时带起显影液细微的涟漪,"你打碎镜头的瞬间,虹膜收缩的幅度和1919年按下快门的那个摄影师完全一致。"他举起一片镶嵌在琥珀中的碎玻璃,百年时光在棱镜中折射出万千个苏佳佳惊慌的脸。
暗房门突然被推开,阳光如利剑劈开红色迷雾。林小棠举着手机冲进来:"佳佳!你爸又..."声音戛然而止。
苏佳佳看着闺蜜手机屏幕上闪烁的催债短信,感觉显影液正顺着脊椎往上爬,把五脏六腑都泡成半透明的胶片。
林小棠的手机屏幕在暗房里亮得刺眼。苏佳佳盯着那条"青花梅瓶已流拍"的催债信息,喉咙里泛起显影液的酸涩。
父亲三个月前抵押给地下钱庄的"永乐青花",此刻正在催债人的文字里碎成扎进血管的瓷片。
"苏小姐对明代官窑很熟悉?"裴骆阳突然用镊子夹起一片暗房角落的瓷片,那是上周苏佳佳带来的"茶盏碎片"。
霓虹灯穿透工作室的百叶窗,在他手中的青花残片上切割出监狱栅栏般的阴影。
苏佳佳的后背渗出冷汗。三天前那个雨夜,当她颤抖着将撞坏的相机递向裴骆阳时,对方第一眼看的不是镜头裂痕,而是她背包里露出半截的景德镇仿古瓷片收纳盒。
"宣德年间的苏麻离青料,在X射线荧光光谱仪下会显示钴铁比1:2.8。"裴骆阳将瓷片浸入显影液,青花纹饰在化学药剂里诡异地泛出紫红,"而这片现代高仿用的化学钴料,遇到冰醋酸会..."
瓷片突然在液体中迸发细密气泡,如同被灼烧的皮肤。
苏佳佳听见自己心脏爆裂的声音,就像那夜暴雨中相机镜头撞碎在柏油路的声响。
手机再次震动,新的信息浮现在猩红的暗房光影里:【三天后秋拍夜,带《沪上烟云》底片到外滩十八号】
裴骆阳的镊子突然戳破显影液表面。他们正在修复的民国相册里,最珍贵的那组照片正是命名为《沪上烟云》的1927年上海全景。
暗房墙壁上的湿度计发出齿轮转动的轻响,苏佳佳突然意识到,父亲抵押的根本不是青花瓷,而是她上周刚接手的这批民国照片的电子版权。
"他们要的根本不是钱。"裴骆阳扯开白大褂领口,露出锁骨处一道蜈蚣状的陈旧疤痕,"去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一组民国女校照片突然出现六幅相同编号的AI合成照。"他调出手机里泛着冷光的CT扫描图,民国相纸纤维中浮现出纳米级的防伪钢印——那正是苏佳佳父亲工作的数字艺术公司的LOGO。
暗房外突然传来玻璃爆裂声。
裴骆阳猛地扯倒遮光帘,二十三层落地窗外,对面大厦的霓虹广告牌正在雨中扭曲成"18"这个数字。
苏佳佳突然想起,父亲失踪前最后通话里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