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雨夜停尸台
暴雨像无数银色钢针穿透夜幕,A市法医中心楼顶的金属避雷针在雷光中泛起幽蓝。解剖室换气扇发出低频嗡鸣,将福尔马林与血腥气搅成浑浊的漩涡。林深将解剖刀抵住尸体胸骨上窝,刀刃与皮肤接触的刹那,一道闪电劈亮了解剖台不锈钢边缘。
"死者女性,25-28岁,尸长167cm,右肩胛骨下方有4cm×3cm蝴蝶形色素痣。"他的声音透过N95口罩显得沉闷,刀锋沿着Y型切口精准划开,"角膜中度浑浊,结合直肠温度26.3℃,死亡时间在昨晚20至22点之间。"
刑警队长陈锋的钢笔尖在笔记本上戳出黑洞,报案记录显示发现尸体是23点17分。这意味着凶手杀人后不到两小时就将尸体塞进行李箱,抛进滨江公园景观湖。监控盲区、暴雨冲刷、铅板内衬的行李箱——每个细节都在嘲笑刑侦支队的办案效率。
金属肋骨剪咬合胸骨的脆响中,林深忽然停顿。无影灯下,死者左臂内侧三枚针孔在惨白皮肤上组成完美的等边三角形,每个针孔周围都泛着不自然的青紫。
"避开肘正中静脉,直接刺入重要静脉。"他举起放大镜,针孔边缘的皮肤呈现焦化状,"23号针头,推注速度超过每秒5ml,才会造成这种灼伤。"
陈锋的太阳穴突突跳动,法医的潜台词再清楚不过——这不是瘾君子胡乱扎针,而是专业医疗人员的手笔。他摸出震动的手机,痕检科发来的现场照片在屏幕上滚动:浸水的LV老花行李箱内壁附着着银色涂层,拉链齿间卡着半片美甲。
解剖室铁门被打开的声响让两人同时抬头,痕检科主任苏玥的防护服还在滴水,她扬起的物证袋里装着团皱巴巴的锡箔纸,"行李箱内衬检测出七氟烷残留,和死者血液中的麻醉剂成分吻合。"
林深摘掉沾着脑脊液的手套,不锈钢托盘里的心脏突然折射出诡异蓝光。当他用镊子拨开右心室时,半枚未溶解的肠溶药片正卡在肺动脉瓣膜间。
"奥美拉唑。"他将药片放进气相色谱仪,液晶屏上立即跳出分子结构图,"这种胃药需要两小时以上才能被胃酸溶解,但死者胃里..."解剖刀挑开黏连着药渣的胃黏膜,"全是未消化的杨枝甘露,死亡时间要往前推四十分钟。"
陈锋的钢笔咔嚓折断,墨汁在死亡时间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