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山上的老神仙要收徒了。
据说这个老神仙其实不是仙,而是人,只不过他长生不老,已经活了近千年。故而被人们称呼为老神仙。
这次收徒,老神仙要传授的,就是这长生不老之术。
一时间,周山挤满了前来拜师学艺的人。试问这世间谁人不想长生不老?
但是,此等妙术岂是常人可以轻易学的。
老神仙选徒弟很有讲究,最后挑挑拣拣,就只留下了三人。
其余人虽不甘心,但也无他法,只能作鸟兽散。
徒弟三人,其一人相貌堂堂,器宇不凡;
其二人身材健硕,行动敏捷;
其三人邋里邋遢,衣衫破烂。
世人对这三人的身份猜测颇多,但终究不知到底都是何方神圣,只能徒留艳羡。
只是世人不知,老神仙最后传术之人只有一人,也就是说,此三人不过备选,最后鹿死谁手,且尚未定论。
山中不知人间事,徒弟三人上山已过一载,但却连师傅的面都未曾见过。
每日里,都有一小厮来安排他们做活,事情倒也不多,不过砍柴挑水洒扫等事。
三人也互通了姓名,相貌堂堂者名为旗云;
身材健硕者名为铠武;
而邋里邋遢者则名叫珍珑。
相处一载,三人也都渐渐熟络了起来,日子相安无事,倒也算是自在。
一日夜里,忽天光大作,大亮似白昼,随后又是一阵地动山摇,周山轰隆隆发着悲鸣,直至天明方停歇。
待地动停歇,铠武提议前去察看一番,却发现珍珑早已不再屋内,故只能和旗云先行前往。
二人来到地动处,发现这周山上竟无端多了一个大窟窿。洞之大可容20个成人并排站立,再往里看,却无法预估出此洞究竟有多深。
二人觉此事蹊跷,但也只当是天灾异动,看完也就回去了。
回到住处,这天便也似漏了窟窿似的开始下雨,而珍珑也一直没有回来。
这场雨竟然一连下了三天未停,待到第四天,旗云提议出去寻一寻,珍珑在这三日里,一直未归。
两人打着伞,踏着一路泥泞,但终究未见珍珑的身影。
待到第五日雨停,二人终于再次见到了多日不见的珍珑。
只不过,此刻的珍珑早已断气多时,而发现他尸首之处,便是那日周山地动陷落出的大坑。
2
大雨连日,大坑里积满了雨水,成了一汪湖泊,珍珑仰面浮尸其上,状甚惨。
二人合力将珍珑尸体拖至岸边,待仔细检查尸体后,发现珍珑脖颈处有一道刀伤。伤口直割动脉,一刀毙命。
他是死后才被人推入坑中的。
“下手之人手法干净利落,是个行家。”
旗云盯着珍珑脖子上的伤口,得出定论。而铠武却陷入了沉思,一直未发一言。
夜晚一灯如豆,因珍珑之死,二人也一时没有了睡意。
“不知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
恍惚间铠武低声轻语,但也是被旗云听见了。
旗云其实心下也颇多疑虑,在这山上虚度了一年光阴,不但没见到传说中的师傅老神仙,现如今连人都不知不觉折了一个。
“不如,我们找人来问问。”
旗云似是回答,又似是在自言自语。
夜半,忽听屋外鸟群啼鸣不止,一阵白烟轻飘飘略过旗云口鼻,只见他眉间微蹙又立刻松弛,似是陷入了更沉的睡眠。
又过了半刻,便见铠武轻轻从床上跃起,打开门后,一只信鸽直落于其臂上。
铠武取下鸽子腿上绑着的蜡封小丸,阅完信件,又拿出随身携带的小笔,只见他写下“安”一字,便又差信鸽将信送了出去。
第二日,因大雨多日未来的小厮终于露面,听得珍珑惨死之事,面露惋惜之色,却也未对此事多言。
“不知我们何时才能见到师傅?”
旗云想起昨夜疑虑,能问之人也就眼前之人。
“时机未到。”小厮作如是回答。
“是要怎样的时机?”铠武亦发出疑问。
“天机不可泄露。”说罢,小厮便转身离开。
如是,又过了一段时间,小厮口里的时机却依旧未来。
但是,旗云和铠武却又发现了一具尸体。
这具尸体已完全白骨化,应是已死了许久。
待二人仔细将周围勘察后,发现此人死后其实是被埋于土中,应是之前地动,将尸体于土中挤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