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公寓时那般迷人。但他知道,这样的日子恐怕不会维持太久了。
第三章:重逢
"徐总,这是今天的报纸和咖啡。"
徐明抬头看了眼新来的实习生,接过咖啡时注意到男孩西装袖口已经有些磨损。这是公司裁员后新招的实习生,月薪不到原来助理的三分之一。
办公室已经搬离了陆家嘴的地标大厦,租下了浦东一座老式写字楼的半层。落地窗不再能俯瞰黄浦江,取而代之的是对面楼盘的外墙广告。
他翻开报纸,头版依然是金融危机的后续报道。三个月过去了,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已经席卷了全球。泓瑞基金也在这场风暴中损失惨重,资产规模从巅峰时的50亿缩水到不足5亿。
"徐总,"法务总监敲门进来,"银行那边......"
"我知道了,"徐明揉了揉太阳穴,"下午我亲自去谈。"
走出写字楼时已近黄昏。他没有叫车,而是沿着马路慢慢踱步。曾经熟悉的陆家嘴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遥远。转过一个路口,一家二手书店的灯光吸引了他的注意。
推门进去,书店很小,但却整理得井井有条。一位戴着眼镜的女店主正在整理书架,听见铃声回过头来:"欢迎光临......"
两个人都愣住了。
"苏雨晴?"徐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真的是你啊,徐明。"苏雨晴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还似当年的青春模样,"好久不见。"
十七年了。徐明在心里默默计算。上一次见面还是在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他即将飞往美国,而她选择了留在国内的师范大学。
"要喝茶吗?"苏雨晴已经转身走向店里的小茶台,"我这里有不错的龙井。"
徐明这才注意到书店的布置。老式的实木书架,藤编的摇椅,角落里还放着一台留声机。一切都透着一种安静从容的气息,与他记忆中的苏雨晴如出一辙。
"你什么时候开的书店?"他在茶台前坐下。
"去年吧。"苏雨晴熟练地泡着茶,"之前一直在特教学校教书,后来觉得也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茶香袅袅升起。徐明看着她专注的侧脸,恍惚间仿佛回到了高中时代。那时的苏雨晴总是坐在图书馆的窗边看书,安静得像一幅画。
"听说你在金融圈很成功。"她将茶杯推到他面前。
徐明苦笑了一下:"曾经吧。"
"遇到困难了?"
"嗯。"他没有细说,但知道她一定从新闻上看到了泓瑞基金的事。
"莫非,"苏雨晴往窗外看了一眼,"你是特意来找我的?"
"不,只是偶然经过。"徐明端起茶杯,"这里离我现在的办公室很近。"
"这样啊。"她笑了笑,"要是累了,随时欢迎你来喝茶。"
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推门走了进来:"苏老师!"
"小雯来了。"苏雨晴起身迎上去,"今天要看什么书?"
"我想找一本......"女孩说着,突然注意到了徐明,声音变得有些怯生生的。
"没事的,"苏雨晴温柔地说,"这位叔叔是我的老同学。来,我们去找书。"
徐明看着她们的背影,突然明白了什么:"你还在教书?"
"嗯,"苏雨晴一边帮女孩找书,一边回答,"每周去特教学校上两天课。这些孩子很需要人陪伴。"
"小雯是我的学生,"等女孩离开后,苏雨晴解释道,"她有轻度自闭症,但很喜欢看书。"
夜色渐深,书店的灯光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温暖。徐明看着窗外匆匆走过的行人,突然说:"你还记得高考后的那个夏天吗?"
苏雨晴正在整理书架,动作顿了一下:"记得。"
"那时候......"
"那都过去了,"她平静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徐明沉默了。十七年前,他选择了追逐更大的世界,放弃了这份纯粹的感情。而现在,当他失去了所有引以为傲的光环,她却依然保持着当初的从容。
"时间不早了,"苏雨晴看了看表,"我该打烊了。"
"我送你回去吧。"
"不用了,"她微笑着摇头,"我就住在楼上。"
走出书店,徐明回头看了一眼。透过橱窗,他看见苏雨晴正在打扫书店,她的身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清晰。
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律师发来的消息:「徐总,银行明天上午要见面谈房产抵押的事。」
他深吸了一口气,看着书店上方的招牌——"晴日",多么简单而温暖的名字。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