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们。 他觉得安然的“星夜食堂”也是一种对夜归人的治愈和温暖,或许可以一起合作,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安然对林泽的提议很感兴趣。 她一直觉得“星夜食堂”不仅仅是分享美食,也希望能够通过美食,传递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对生活的热爱,对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渴望,以及在都市生活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而林泽的摄影,似乎能够将这些抽象的情感,用更直观,更具象的方式表达出来。
于是,他们约定了一个周末的晚上,一起去扫街。
那天晚上,安然特意提前结束了“星夜食堂”的工作,精心打扮了一下,赴约和林泽见面。 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门口。 当安然到达的时候,林泽已经在那里等她了。 他依旧是穿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背着一个装满摄影器材的背包,看起来干净清爽,充满活力。
“晚上好。” 林泽笑着和安然打招呼。
“晚上好。” 安然也笑着回应。 今天的林泽,似乎比在书店里见到的时候,更加阳光和开朗。
他们简单聊了几句,就开始了今天的扫街之旅。 林泽带着安然穿梭于城市的街头巷尾,寻找着拍摄的素材。 他们走过灯火辉煌的商业街,也走过安静幽深的小巷; 他们路过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也路过深夜依旧忙碌的夜市摊位; 他们看到了形色匆匆的夜班工人,也看到了在街头卖唱的流浪歌手。
林泽的镜头,始终对准着这些城市夜归人。 他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表情,他们的生活状态。 安然跟在林泽身边,看着他专注地拍摄,仿佛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 她渐渐明白,林泽的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理解和关怀。 他试图通过镜头,去了解这些城市夜归人的故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传递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生命力。
走到一家深夜豆浆店门口,林泽停下了脚步。 豆浆店的老板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佝偻着身躯,在热气腾腾的炉灶旁忙碌着。 店里只有几张简陋的桌椅,但却坐满了客人,都是一些附近的居民和夜班工人。 他们一边喝着热豆浆,吃着油条,一边闲聊着,气氛温馨而热闹。
林泽举起相机,对着豆浆店拍了几张照片。 照片里的豆浆店,灯光昏黄,热气氤氲,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 安然看着照片,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感动。 在这样繁华喧嚣的都市里,竟然还存在着这样充满人情味的小店,给夜归的人们提供一个温暖的落脚点。
“这家豆浆店开了几十年了,是附近的老字号。” 林泽放下相机,对安然说道, “我经常来这里吃早餐,味道很不错。”
“是吗?那我们也进去尝尝吧。” 安然提议道。
林泽欣然同意。 他们走进豆浆店,找了一个空位坐下,点了两碗热豆浆和两根油条。 热腾腾的豆浆端上来,散发着浓郁的豆香味。 安然喝了一口,暖意瞬间从胃里蔓延到全身。 油条炸得金黄酥脆,蘸着豆浆吃,味道香甜可口。
“真好喝。” 安然满足地叹了口气, “没想到在深夜还能喝到这么美味的豆浆。”
“是啊,这家店的味道确实很正宗。” 林泽也笑着说, “有时候忙完工作,来这里喝一碗热豆浆,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
他们一边吃着豆浆油条,一边闲聊着。 聊着今天的扫街见闻,聊着各自的工作和生活,聊着对这座城市的感受。 安然发现,和林泽聊天,总能让她感到一种轻松和自在。 他很懂得倾听,也很善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