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们创造最好的条件。他们虽然没有文化,却深知读书的重要性。父亲常说:“娃啊,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走出大山,过上好日子。”母亲则总是默默地为我准备好书包和文具,尽管那些东西都是旧的,甚至是从别人家借来的,但我依然珍惜不已。
村里的学校只有一间破旧的教室,墙壁上斑驳的痕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老师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他既是校长,也是唯一的教师。他教我们语文、数学、自然,甚至还有音乐和美术。虽然条件简陋,但他总是尽心尽力地教导我们。我记得有一次,他带我们去山上采集植物标本,教我们认识各种花草树木。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走出大山的决心。
终于,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苦读,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城的重点大学。那一刻,全村的人都为我感到骄傲,父母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父亲用颤抖的手接过录取通知书,一遍又一遍地看着,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母亲则忙着煮了一锅红薯粥,说是要庆祝这个大喜的日子。村里的邻居们也纷纷送来鸡蛋、蔬菜,甚至还有几只自家养的鸡。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乡亲们的淳朴和温暖,也更加坚定了要回报家乡的决心。
离开村子的那天,父母早早地起床,为我准备好了行李。父亲特意借了一辆自行车,说要送我到镇上的车站。母亲则默默地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一袋煮熟的鸡蛋,说是让我在路上吃。村口的老槐树下,乡亲们纷纷前来送行,他们用粗糙的手拍着我的肩膀,叮嘱我要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我强忍着泪水,向他们挥手告别,心里暗暗发誓:无论走多远,我都不会忘记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坐在去省城的车上,我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山峦,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我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等待我的将是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