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她还自顾自说道:“沈大公子一定会来救我的,他说过要娶我。”
3.
我不识字,不知道信上写的什么,但这是清淼姐姐交给我的东西,我把它们揣进怀里,时不时拿出来看看丢没丢。
就这样,我一个人走了三天三夜,啃了好几个高粱馍馍才终于到城里,路上还碰见好心人赶牛车捎了我一程。
和里长说得一样,沈家确实不是一般的气派,别人家买一个丫鬟顶多给四两,他家可给了整整八两!
我暗喜,我弟、我娘他们都有活路了,签完字据,我领到八两银子,全寄给我娘。
从此以后,我就不姓林了。
带我进府的沈嬷嬷给我们挨个赐了名,我分到的名字是青杏。
我身边的几个姑娘分别叫黄杏、白杏、银杏。
沈嬷嬷训话:“你们今儿个进了沈家的门,除非是死,否则谁也甭想出了沈家,明白吗?”
齐刷刷的“明白”响起。
我反应慢了些,被沈嬷嬷抓了个正着,她走到我面前,捏住我的下巴迫使我看着她。
紧接着露出一个嫌弃的表情:“谁把她买进来的?长成这样怎么伺候得好主子?”
比起清淼姐姐,我确实长得磕碜了些,但这不妨碍我干活啊。
“嬷嬷相信我,我干活可利索了,喂鸡喂鸭、烧火做饭、种菜割麦子,我样样在行,绝对不含糊!”
我欲哭无泪,尽力辩解着,努力想让嬷嬷留下我,毕竟那八两银子已经不在我手上了。
“你还以为我买你进来是做这些的?”
嬷嬷嫌弃地擦了擦那只碰过我下巴的手,和我拿鸡蛋时碰到鸡屎一个样。
要不然呢?
我很疑惑,险些哭出来。
好在一旁有个好心大娘插嘴:“买都买来了,伙房里还缺个烧火丫头,不如让她跟了我吧。”
沈嬷嬷啧了一声,犹豫些许才点点头,我如释重负,感激地看向了救我命的刘大娘。
大户人家就是不一样,烧火、摘菜、切菜、炖煮等等工序都有专门的丫鬟,不像我家,我一个人就可以包揽全部活儿。
4.
我在伙房里安心烧火,刘大娘是沈家掌勺大厨,我烧的就是她的火。
别的什么我可能不行,烧火我可在行,刘大娘稍稍一歪头我就知道她要来点猛火,我得加柴,她再一点头那就是要文火了,我得拿出些柴禾。
我和刘大娘搭配,干活不累还有滋有味。
渐渐的,刘大娘也不再像刚开始那么严厉,动不动就敲我的脑壳,现在她还时常跟我说些做菜的门道,说什么炖汤得用砂锅才能锁住鲜味、炒青菜得用猪油才香……
我只能懵懂地点点头,毕竟在我家,不管什么食材,扒了皮、切了块,丢进大锅里,炖就完了。
我嘛,干就完了,我爹他们吃就完了。
只是,在沈府的第一个月,我连后院都没出去过,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大公子把清淼姐姐的东西交给他啊?
于是趁四下无人时,我凑到刘大娘跟前,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