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真正苦心孤诣的领域的阶梯。
于是在某个下午,我找到了柳教授,问他可不可以也参与到他和师姐们的那些研究中来。
“你……确定么?”
柳教授的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点了点头。
自那之后,柳教授开始把一些他和学姐们的研究内容需要程序化的部分交给了我。
也是在这时,我才彻底发现他项目的荒诞:
……
案例n:
小明的电脑坏了,在维修师傅来了后,女友从海外给他打来了视频,要和他煲电话粥;
就在此时,某短视频骚扰电话响起,强行中断了女友的视频;小明很生气,直接挂断骚扰电话,就发现他妈妈打来电话,要他把自家wifi密码告诉她一下;正当小明准备翻开相册寻找密码时,另一个来自骗子的诈骗电话进入了待接通序列……
而事实上,在事情接踵而至的前后24小时,小明都未接打过任何电话……
需求:
以每一个线程代表一个人,建一个模拟这一过程的小程序,并推测每个线程之间通信的协调程序,及通信扎堆出现的算法层面原因……
……
案例m:
小张所在小区的车辆密度并不大,但他发现一个细节,
那就是每次他想过马路时,就会有车辆通过,且往往不止一辆车会在此时出现;
当他不想过马路时,路上便一辆车都没有……
……
案例x:
小刚去医院门诊挂号,两队人总有一边特别慢。于是小刚前往最快那一队,却发现最快的队成了最慢的队;等待一段时间后,小刚耐心耗尽,换去了快队,再次发现快队变慢;这一次,小刚决定坚持等待,觉得慢队会在快回去,然而等快轮到他时,工作人员下班离岗了……
刚拿到柳教授分给我的这些等待建模的案例时,我的脑袋是嗡嗡的。
我不明白这些东西的学术价值何在,和柳教授的课题又有什么关系。
问柳教授,他三缄其口,那些漂亮的学姐们一一个个支支吾吾避而不谈,我只能一边心底暗自咒骂,自己这是被骗了,上了贼船,一边硬着头皮帮柳教授把他手里奇怪的内容一一程序化……
……
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快毕业的时候。
那时我和柳教授,还有实验室的师姐师妹们,关系已经颇为融洽了。
其中一个小师妹甚至偶尔还会一脸腼腆地,在我泡实验室的时候给我带杯奶茶……
这时候,我觉得火候成熟了,便再次询问柳教授团队这些项目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学姐学妹们口风依旧严得很,但柳教授在思索许久后,还是向我透露了一些他的想法:
“博达啊,有些事情,其实不知道才是最好的。
但你毕竟也是咱们团队成员,而且对这方面也有好奇,所以我也就不瞒你了……
不过,你得做好准备啊?”
我忙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分寸。
而柳教授接下来的话,让我觉得他是个需要看医生的疯子:
“你可能也已经发现了,我真正研究的课题,其实和人类之间不依赖语言等常规信息交换方式相互作用有关。或者换个词,我叫它‘人网’!”
“人……网!?”
“没错!以人类个体作为网络节点,所建立的不依赖声音、图像传播并处理信息的类计算机网络,人网!”
我头皮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