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展开血书,眉头越皱越紧。严嵩见状,急忙跪地:"陛下明鉴,此子污蔑老臣......"
"够了!"皇帝猛地拍案,"严嵩,你还有何话说?"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侍卫匆匆跑进来:"启禀陛下,江南百姓聚集宫门外,要为李探花请愿!"
皇帝起身走到殿外,只见宫门外跪满了衣衫褴褛的百姓。他们高举着"青天大老爷"的横幅,声泪俱下地诉说着李墨白在江南为民请命的事迹。
原来,李墨白在进京途中,不仅拒绝了张子谦的贿赂,还暗中收集了严嵩一党贪墨的证据。他每到一处,都会倾听百姓疾苦,将他们的冤情记录下来。
皇帝长叹一声:"朕竟不知,天下百姓已苦至此。"他转身看向李墨白,"李爱卿,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彻查此案!"
李墨白领旨谢恩,目光坚定。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寒门学子的青云路,不仅要靠才华,更要靠一颗为民请命的赤子之心
夕阳西下,李墨白走出宫门。百姓们簇拥着他,高呼"青天大老爷"。他抬头望天,仿佛看见母亲欣慰的笑容。
这条路,他走对了。
钦差大臣的仪仗浩浩荡荡出了京城,李墨白却选择轻车简从。他只带了两个随从,扮作寻常商旅,悄然南下。
江南的春天来得早,杨柳已经抽出了嫩芽。李墨白站在船头,望着两岸熟悉的景色,心中却沉甸甸的。他知道,此行凶险万分,严嵩一党绝不会坐以待毙。
果然,船刚过扬州,就遇到了刺客。
那是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墨白正在舱中翻阅案卷,忽然听见船夫一声惨叫。他急忙推开窗户,只见几个黑衣人正从水中跃上甲板。
"大人小心!"随从王虎拔刀护在身前。
李墨白却异常镇定。他早料到会有此劫,特意请了江湖高手暗中保护。只听一声哨响,数道黑影从岸边掠来,与刺客战作一团。
刀光剑影中,李墨白注意到一个细节:刺客的兵刃上都刻着一个小小的"严"字。他心中冷笑,这严嵩果然嚣张至极,连杀人灭口都如此明目张胆。
次日清晨,李墨白在扬州码头下船。他刚踏上岸,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墨白兄!"
抬头一看,竟是张子谦。他比上次见面时消瘦了许多,眼中布满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