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色一变,正要发作,突然注意到朱翊钧袖中露出的信角。
"世子殿下,您手里拿的是..."
朱翊钧故作惊慌地将信往袖中藏:"没什么,只是一封家书..."
"拿来!"曹化淳厉声道。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沈云昭突然开口:"曹公公,您确定要看这封信吗?"
她的声音很轻,却让曹化淳莫名打了个寒战。
朱翊钧趁机将信递给曹化淳:"既然公公执意要看,那就请吧。"
曹化淳展开信纸,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信上只有短短一行字:
"魏忠贤余党名单"
他的手开始颤抖。作为魏忠贤的旧部,这份名单若是落到崇祯帝手中...
"世子殿下..."曹化淳的声音都变了调。
朱翊钧微微一笑:"公公现在明白了吧?有些事,知道得太多反而不好。"
曹化淳冷汗直流,连忙将信双手奉还:"是...是老奴冒犯了..."
"今晚的事..."
"今晚老奴什么都没看见!"曹化淳连连摆手,"收队!都给我滚出去!"
待锦衣卫退去,沈云昭长出一口气:"你早就料到会这样?"
朱翊钧收起笑容:"东厂的眼线遍布天下,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中。与其躲躲藏藏,不如让他们有所忌惮。"
沈云昭若有所思:"所以那份名单..."
"是假的,"朱翊钧将信纸投入烛火,"但足以让曹化淳寝食难安。"
烛光中,两人的影子在墙上交织。沈云昭突然笑了:"看来,我们还真是天生一对。"
朱翊钧也笑了:"那么,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窗外,东方既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两个来自未来的灵魂,已经在这乱世中播下了第一颗变革的种子。
第四章 暗流涌动
崇祯元年四月初,汉阳城。
晨曦微露,沈家铁坊却已是一片繁忙。工匠们按照沈云昭绘制的图纸,正在组装一台巨大的水轮。这是她计划中的第一步——利用水力驱动鼓风机,提高高炉温度。
"小姐,"老工匠擦了擦汗,"按照您说的,齿轮组已经装好了,但是..."
"但是什么?"
"这转速太快了,怕是会散架啊。"
沈云昭仔细检查齿轮咬合:"不用担心,我计算过受力情况。只要按照图纸上的比例..."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圣旨到——"
沈云昭眉头一皱,转身望去。只见一队锦衣卫簇拥着一名太监,正朝铁坊而来。
"沈云昭接旨!"
她不得不跪下接旨。太监尖细的声音在铁坊内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闻汉阳沈氏女云昭,聪慧过人,精通格物。特召入京,任钦天监博士,即刻启程,不得有误。钦此!"
沈云昭心中一惊。这突如其来的召见,绝非偶然。
"沈小姐,请吧。"太监皮笑肉不笑地说。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且慢!"
朱翊钧大步走来,身后跟着一队王府侍卫。
"世子殿下,"太监脸色一变,"这是圣旨..."
"本王知道是圣旨,"朱翊钧冷冷地说,"但沈小姐是本王的未婚妻,按制需先完婚,方可入京任职。"
太监为难地说:"这...皇上催得急..."
"那就请公公回禀皇上,"朱翊钧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就说本王有要事禀报,需与沈小姐一同进京。"
太监接过奏折,看到封面上"魏忠贤余党名录"几个字,手一抖,差点把奏折掉在地上。
"这...这..."
"怎么?"朱翊钧挑眉,"公公觉得不妥?"
"不不不,"太监连连摆手,"老奴这就回京复命!"
待太监走远,沈云昭才低声问:"你又在玩什么把戏?"
朱翊钧示意她到僻静处:"东厂的人一直在监视我们。这次召你入京,恐怕是曹化淳的主意。"
"他想干什么?"
"要么拉拢,要么除掉。"朱翊钧目光凝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沈云昭若有所思:"所以你要和我一起进京?"
"不仅如此,"朱翊钧从怀中取出一份地图,"我收到消息,陕西已经出现饥荒。我们必须提前布局。"
地图上,标注着一条从四川到陕西的路线。
"你的意思是..."
"以赈灾为名,"朱翊钧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在这里建立据点。我已经让王府的商队开始囤粮。"
沈云昭眼前一亮:"我可以改良农具,提高粮食产量。"
"不仅如此,"朱翊钧压低声音,"我们还需要一支自己的军队。"
沈云昭一惊:"你要造反?"
"不,"朱翊钧摇头,"是自保。你我都知道,接下来的十几年,将是人间地狱。"
两人正说着,突然一阵喧哗声传来。
"不好了!水轮散架了!"
沈云昭连忙跑过去,只见巨大的水轮已经解体,齿轮散落一地。
"怎么会这样..."她蹲下身检查碎片,"我明明计算过..."
朱翊钧捡起一块齿轮,眉头紧锁:"这不是普通的断裂。你看这里——"
他指着齿轮边缘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