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基因纪元:文明歧途的悲歌,潘多拉之盒开启
2035 年,那把名为 CRISPR - X 的基因剪刀,如同一把锐利的利刃,毫不留情地刺破了人类伦理的胞衣。当时,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场盛大的狂欢之中,却没人能预见这场生物革命背后隐藏的巨大代价。
故事的开端,要从上海仁济医院的产房说起。全球首例抗衰老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直播画面,通过无数电子屏幕,传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画面里,那个刚刚呱呱坠地的新生儿,皮肤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可就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奇迹发生了,那褶皱的皮肤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光滑细腻,仿佛时光在这个小生命身上逆行。这场堪称医学奇迹的手术,整整持续了 28 个小时,耗费了高达 2.3 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但就是这一成果,如同给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板块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单日暴涨 400%,无数资本闻风而动,纷纷涌入这个看似充满无限可能的基因领域。
时光来到 2042 年,《优生优化法案》的通过,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在华尔街的基因债券交易大厅引发了癫狂的欢呼。新法案允许父母以胚胎基因评分为抵押申请生育贷款,嗅觉敏锐的摩根士丹利迅速推出了“天使贷”这一金融产品。一时间,那些携带抗癌基因或高智商标记的胚胎,仿佛变成了闪闪发光的摇钱树,成为了 AAA 级债券,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被明码标价,如同商品一般被买卖交易。
在旧金山,码头工人约翰每天都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挥洒汗水,他辛苦半生,缴纳的养老金,本以为能让自己的晚年有所保障。然而,当他得知邻居家一个 β 级胚胎的季度分红,竟然比自己辛苦积攒的养老金还要多的时候,心中的震惊与无奈如潮水般涌来。
而在城市的贫民窟,广告墙上的霓虹灯管拼出了刺眼的标语:“别让你的孩子输在子宫里!”这句极具煽动性的话语,如同恶魔的低语,蛊惑着无数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地下诊所里,那些使用着山寨基因编辑仪的医生,正将流产率推高至令人咋舌的 67%。但即便如此,那些布满霉斑的手术台前依然排着长队。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只要有一个编辑成功的胚胎,就意味着全家有了迁入基因城的资格,那是他们眼中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
2058 年,基因城终于竣工,这座象征着人类科技巅峰的城市,却也成为了阶级分化的巨大牢笼。基因城的空气过滤系统精密到了极致,甚至能筛除“劣质基因携带者”的体味。住在 800 米高空生态穹顶里的 α 级公民,享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优渥生活。他们每天清晨,都要佩戴端粒监测手环进行晨检,那小小的手环,如同他们身份的象征。他们的静脉里流淌着定制化纳米机器人,这些造价堪比钻石的小东西,如同忠诚的卫士,实时修复着染色体端粒。然而,这一切的代价是每月需要注射价值 30 万信用点的端粒稳定剂,这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在地表排污管道交织的旧城区,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生活着自然生育者,他们没有基因城公民的特权,只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挣扎求生。十六岁的艾米,生活在这个黑暗的角落。她在暗网论坛上写下:“昨天弟弟的端粒崩解症又发作了,妈妈把最后两支止痛剂换成了盗版端粒酶。注射后,弟弟的指甲开始脱落,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我的心都要碎了。但至少,这样能让他多活三个月……”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无奈与痛苦,仿佛是对这个不公平世界的绝望呐喊。
2073 年,基因管理局成立的那天,仿佛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却也是人类自由的终结。全球 73 亿人的生物数据完成了量子云同步,每个人的基因档案都包含着 128 维生命矩阵,从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概率到性取向的基因标记,精确到小数点后九位。在北京数据中心,那庞大的液态量子计算机里,三百万吨掺杂着稀土元素的重水正在沸腾,它们疯狂地计算着如何用基因熵值给整个文明续命,却不知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正逐渐失去最宝贵的东西——自由与尊严。
婚配管理局的算法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定时推送基因配偶,匹配精度高达 99.7%。在上海相亲角的电子屏上,滚动着令人窒息的参数:“男性 γ - 3 级,端粒磨损率 0.33%/年,携带诺贝尔奖得主同款 CREB1 基因变体,诚招至少携带 APOE2 抗痴呆基因的女性伴侣。”在这个时代,爱情与婚姻不再是基于情感的交融,而是变成了基因数据的匹配游戏。
那些拒绝植入生物芯片的“数据隐士”们,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叛逆者。他们蜷缩在废弃地铁站改建的反编译教堂里,试图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教堂的墙壁上爬满了用病毒载体书写的涂鸦:“我们不是程序,拒绝 OTA 升级!”这些涂鸦,是他们对这个数据化世界的抗争。穿防护服的牧师每周分发掺着基因沉默剂的圣餐饼,信徒们坚信这是对抗系统更新的最后堡垒,是他们在这个疯狂世界中坚守自我的最后希望。
在基因管理局最机密的第七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林振南,在日复一日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真相。那些被用来延长寿命的端粒稳定剂,其底层代码里竟然埋着自毁程序。当使用者活到 150 岁时,基因链会以每秒 7%的速度解体,如同一场无法阻止的灾难。而更致命的是,所有自然生育者的基因档案都被植入了端粒加速崩解代码,管理局服务器里存着十亿人精准到分钟的死亡倒计时。这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早已设定好的死亡终点。
“这是人类史上最优雅的清除计划。”局长唐季礼在全息会议上微笑着说道,那笑容在林振南眼中,如同恶魔的狞笑。“用他们自己的基因当刽子手。”会议记录显示,当天的甜点里添加了能诱发愉悦感的基因编辑型益生菌,仿佛是对这场残酷阴谋的一种讽刺。
2095 年,“端粒黎明”暴动爆发,这是旧城区人民对命运的最后一次抗争。起义者们用自制电磁脉冲器攻击基因塔,试图打破这个不公平的世界。然而,他们的行动却触发了塔内储存的基因沉默病毒。淡紫色的气溶胶顺着通风管道,如恶魔的触手般迅速蔓延,灌满了二十三个街区。八千万自然生育者在咳嗽中痛苦地吐出自己的染色体碎片,生命在这场灾难中如风中残烛般消逝。事后,管理局的公告却写得温情脉脉:“这是人类进化必然的阵痛。”而只有极少数人注意到,暴动当天基因城所有 α 级公民的端粒稳定剂突然涨价 300%。那些镶嵌着钻石的注射器里,淡金色液体正在发生微妙变异——新添加的端粒锁死剂,将确保顶层阶级的基因优势永远不可撼动,如同给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又加上了一把沉重的枷锁。
如今,走在基因城的透明廊桥上,能看见胚胎工厂的流水线永不停歇。每个培养舱外都挂着基因期货价格牌,未出生的孩子已在金融市场经历十七次转手,他们从生命的起点,就沦为了资本的玩物。在地表排污口附近,盗版基因编辑师正用激光笔在流浪儿皮肤上刻制假条形码,这是他们混入基因城垃圾处理站的唯一机会,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选择这种近乎自残的方式。
而在地核深处的量子服务器群组里,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正在被重新计算:当生命可以被编译,死亡能够被定价,那些残存在基因链深处的、名为“人性”的 bug,究竟该被修复还是保留?这个问题,如同一个沉重的枷锁,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等待着有人能给出答案,却又不知,这个答案是否会让人类走向真正的救赎……
第二章:蓝光胸牌灼烫
消毒水那刺鼻的味道,好似一把尖锐的冰锥,直直刺入鼻腔,冻得人脑子生疼。我正全神贯注地第七次调整光谱校准仪,突然,胚胎培养舱方向传来一阵细碎的破裂声,在这寂静的空间里,那声音格外刺耳。
我抬眼望去,隔着恒温箱那层雾化玻璃,能看到 03 号客户的宝贝女儿正在进行虹膜色素的重组。这已经是她出生后的第六次基因微调了,就因为她那挑剔的母亲,嫌弃上一版瞳孔的普鲁士蓝“缺乏灵动感”。哼,这些有钱人,对完美的追求简直病态。
“林医生,偏振指数差 0.3%。”AI 美容顾问那毫无感情的机械臂,在空气中划出一个虚拟色轮,一瞬间,三百六十种蓝如同炸开的烟花,在视网膜上疯狂闪烁。我紧紧握住基因剪